百词典

《武陵春》

时间: 2025-04-21 15:35:33

诗句

春,因呈子西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

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崇,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

儿信问平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5:35:33

武陵春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春,因呈子西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旧赐龙团新作崇,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白话文翻译:

春天,因着子西长铗的归来,已经过了十个年头,不再佩戴那华丽的鸟冠。听说今年的春天比去年更胜一筹,特意减少了欢愉。曾经赐予的龙团如今变得崇高,频频品尝中间的寒意。身体瘦弱如柴,痛苦又酸楚。孩子们常常询问我的平安。

注释:

  • 长铗:长剑,这里指代士人的气概。
  • 鵕鸃:一种鸟,象征着美好的装饰与身份。
  • 龙团:指一种美酒或美食,象征富贵享乐。
  • 瘦骨如柴:形容身体消瘦,状态不佳。
  • 儿信:指孩子们,表达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武陵春》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对生活的感慨。此时,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心境愈加沉静,诗中透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身体衰弱的无奈。

诗歌鉴赏:

《武陵春》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首先,诗歌以春天为切入点,展示了自然的美好。然而,诗中却暗含着诗人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使用“瘦骨如柴”这一形象,直接展现了自己衰弱的状态,令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同时,诗中提到的“儿信问平安”则传递出一种温暖而又伤感的亲情,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珍惜。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杨万里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黯淡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因呈子西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春天来临,因着西方的长铗(长剑)归来,已经过了十个年头,不再佩戴那美丽的鸟冠。这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2. 道是今年胜去年:听说今年的春天比去年更好,体现了对春天的期待。
  3. 特地减清欢:特意减少了清静的欢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
  4. 旧赐龙团新作崇,频啜得中寒:曾经赐予的美酒变得崇高,频频品尝却只感到寒意,反映了物质享受的失落。
  5. 瘦骨如柴痛又酸:身体消瘦得像柴火一样,既痛苦又感到酸楚,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
  6. 儿信问平安:孩子们常常问我是否安好,传达了一种温暖的关怀。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瘦骨如柴”)来形容身体状况。
  • 对比: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春天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龙团:象征着过往的荣华富贵,提醒人们对物质享受的反思。
  • 瘦骨:象征着身体的衰弱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鵕鸃”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美丽的装饰
    • C. 身体的虚弱
    • D. 春天的到来
    • 答案:B. 美丽的装饰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失落
    • C. 无所谓
    • D. 厌倦
    • 答案:A. 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武陵春》均表现出对春天的描写,但《春望》更多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而《武陵春》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东都分司白宾客 过昙花宝上人院 送李侍御过夏州(一作送李廓侍郎) 题刑部马员外修行里南街新居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 别贾岛 送王澹 酬卢汀谏议 游春十二首 送张宗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卧理 危言耸听 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覆窟倾巢 有烦 彑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轩棂 犬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酸眉醋眼 三人六样话 庸中皦皦 开利除害 全军覆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