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41:48
原文展示:
俯为生灵与虏和,君王何忍愤挥戈。信行塞外还交聘,人在军中可雅歌。金帛莫嫌今重弗,丁黄将见岁加多。汉淮千里惟青草,乘此屯田可就麽。
白话文翻译:
为了百姓与敌人和平相处,君王怎能忍心愤怒地挥动兵戈。即使信使在塞外往返,军中的人们依然可以优雅地歌唱。不要嫌弃现在的金帛沉重,丁黄之税将会逐年增加。汉淮之间千里只有青草,利用这个机会屯田可行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该诗可能创作于宋代与外族交战或和平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状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宋代与外族和平谈判或战后重建时期创作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探讨了在边疆地区屯田的可能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和平与战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中“俯为生灵与虏和”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认为和平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而“君王何忍愤挥戈”则质疑了战争的必要性。后文通过描述即使在战争环境中,人们仍能追求文化和艺术,以及对未来税收增加的预测,进一步强化了和平的主题。最后,诗人提出在边疆地区屯田的可能性,显示了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和平与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展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俯为生灵与虏和”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顺应民意与敌人和平相处 B. 君王愤怒地发动战争 C. 信使在边塞外往返 D. 军中的人们可以优雅地歌唱 答案:A
诗中“君王何忍愤挥戈”一句质疑了什么? A. 和平的可能性 B. 战争的必要性 C. 税收的增加 D. 屯田的可行性 答案:B
诗中“人在军中可雅歌”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即使在战争环境中,仍有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B. 信使在边塞外往返 C. 和平带来的经济负担 D. 税收将会逐年增加 答案:A
诗中“汉淮千里惟青草”一句描述了什么? A. 和平的可能性 B. 战争的必要性 C. 汉淮地区荒凉的景象 D. 屯田的可行性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