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9:30
有怀德馨世赏二同年
作者: 江源 〔明代〕
宣溪英迈浣灵豪,
万里青云两凤毛。
握手始为三日别,
相思翻觉寸心劳。
匡时事业卑王猛,
垂世文章叹楚骚。
坐掩船窗对孤烛,
何时尊酒赋同袍。
在宣溪,英俊豪迈的人如同那浣溪的灵气,
千里之遥,青云上飞舞着两只凤鸟。
我们握手告别,才三天却已如隔三秋,
思念之情越发显得心中烦劳。
匡扶时局的事业,与王猛相比显得渺小,
流传后世的文章,让人叹叹楚辞的美妙。
坐在船窗前,烛光孤独地映照,
何时才能举杯畅饮,共赋同袍之情?
作者介绍:江源,明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与思念之情,反映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事业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作品,显示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厚积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理想与事业的追求。开头两句通过描写宣溪的英俊与灵动,突出了友人的非凡气质,随后转入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切。诗人在握手告别后,短短三天却已感到思念的疲惫,这种情绪的转变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与深沉。
诗中提到的“匡时事业”和“王猛”,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困惑。在对比中,诗人意识到自己的事业与伟人相比显得渺小,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成为了诗歌情感的另一层次。
最后两句通过独坐船窗,烛光孤寂,营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呼唤着与友人再次相聚的美好时光。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事业的追求与内心的苦闷,情感复杂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王猛”是指哪一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楚骚”指的是_____。 答案:屈原的《离骚》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淡薄感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