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7
仇儒造妖言
燕东倾。赵当续。
欲知其名。淮水不足。
仇恨儒者的人们,传播着谣言。
燕地(指燕国)即将倾覆,赵国也将续写悲剧。
想要知道背后的真相,淮水的流量却不够。
《仇儒造妖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诗中提到的“仇儒”,反映了对儒家思想的排斥与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动摇。燕东和赵国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借鉴,也暗示了国家的兴衰与民众的命运息息相关。淮水的不足则是一种深刻的隐喻,象征着对真相的渴望,表明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信息的匮乏使得人们无法获取真实的认知。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对社会的关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核心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真相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仇儒”指的是?
A. 爱好儒学的人
B. 对儒学持批评态度的人
C. 学习儒学的人
“淮水不足”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水资源短缺
B. 对真相的渴望与不足
C. 河流的干涸
诗中提到的燕国与赵国象征着什么?
A. 和平与繁荣
B. 动荡与衰败
C. 文化的兴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