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仇儒造妖言》

时间: 2025-04-26 04:44:07

诗句

燕东倾。

赵当续。

欲知其名。

淮水不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7

原文展示:

仇儒造妖言
燕东倾。赵当续。
欲知其名。淮水不足。

白话文翻译:

仇恨儒者的人们,传播着谣言。
燕地(指燕国)即将倾覆,赵国也将续写悲剧。
想要知道背后的真相,淮水的流量却不够。

注释:

  • 仇儒:指对儒家文化或儒者的仇恨。
  • 燕东:古代燕国位于今河北、北京一带,东指燕国的东部。
  • :指赵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
  • 淮水:指淮河,此处用以象征资源不足或对某种事物了解的不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不详,属于隋代的作品。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其间文学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之际,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诗歌鉴赏:

《仇儒造妖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诗中提到的“仇儒”,反映了对儒家思想的排斥与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动摇。燕东和赵国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借鉴,也暗示了国家的兴衰与民众的命运息息相关。淮水的不足则是一种深刻的隐喻,象征着对真相的渴望,表明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信息的匮乏使得人们无法获取真实的认知。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对社会的关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仇儒造妖言”:直接点明主题,揭示社会上对儒者的误解与攻击。
    • “燕东倾。赵当续。”:暗示国家的动乱,燕国与赵国的命运交织,体现了战国时代的动荡。
    • “欲知其名。淮水不足。”:表现出对真相的渴望,但同时也反映出理解与认知的困难。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增强了音乐感。
    • 象征:淮水象征着信息与知识的缺乏,暗示了人们对真相的追寻却受限。
  • 主题思想:诗歌核心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真相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燕东:象征动荡、变迁的地方,反映出国家的命运。
  • :代表着历史上的强国,表明文化的传承与断裂。
  • 淮水:象征着知识的匮乏与信息传播的不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仇儒”指的是?
    A. 爱好儒学的人
    B. 对儒学持批评态度的人
    C. 学习儒学的人

  2. “淮水不足”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水资源短缺
    B. 对真相的渴望与不足
    C. 河流的干涸

  3. 诗中提到的燕国与赵国象征着什么?
    A. 和平与繁荣
    B. 动荡与衰败
    C. 文化的兴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对国家的忧虑。
  • 白居易的《琵琶行》:表现对社会变化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仇儒造妖言》和杜甫的《兵车行》,两首诗都反映了社会动荡的影响,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文化的反思,而后者则直接描绘了战争对民众生活的破坏。

参考资料:

  • 《隋唐诗词论集》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二首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秋思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 乙丑中秋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浣溪沙 赏陶公新书张维屏诗《新雷》后赋此呈正时近春节 浣溪沙 纤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匸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包含玻的词语有哪些 胸怀坦白 无字旁的字 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年逾古稀 鷕鷕 南辕北辙 双豆塞耳 神行太保 纳陛 桑眼 亠字旁的字 燕瘦环肥 鸟鼠同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