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2:37
登乐游原寄司封孟郎中卢补阙
羊士谔 〔唐代〕
爽节时清眺,秋怀怅独过。
神皋值宿雨,曲水已增波。
白鸟凌风迥,红蕖濯露多。
伊川有归思,君子复如何。
在这清爽的季节,我极目远眺,满怀秋日的忧愁,独自走过。
在神皋遇到了夜雨,曲水的水面已经升高。
白鸟在风中翱翔,红色的莲花沐浴在露水中。
伊川让我思念归乡,那么君子你又作何感想呢?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独自登上乐游原,目睹秋日景色,心中泛起思乡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羊士谔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爽节时清眺”,展现了一个清新明朗的秋日,诗人目光所及之处是美好的自然景象,但伴随而来的却是“秋怀怅独过”的孤独情绪。接着,诗人描绘了“神皋值宿雨,曲水已增波”的静谧场景,夜雨之后,曲水的波纹增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白鸟凌风迥,红蕖濯露多”,诗人借助自然景象,传达了自由与生机的感觉,但在这种美丽的景象中,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愈发显得突出。最后一句“伊川有归思,君子复如何”则是对友人的询问,使得全诗在自然美的描写中融入了人文关怀,增添了诗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将诗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孤独,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归乡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爽节”指的是哪个季节?
“白鸟凌风迥”中的“凌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伊川”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