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9:03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
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
歘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
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巍峨倚脩岫,旷望临古渡。
左右苔石攒,低昂桂枝蠹。
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
俯视何楷台,傍瞻戴颙路。
迟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杼山上幽静而绝美的景致,让人每走一步都能发现胜景。虽然之前有人曾登上山顶,然而留恋于这晨昏之间的美景却令我心生遗憾。如今我因缘而来,领略这份美好,真是无以言表的享受。新建的三癸亭,实际上是陆生所造。高明的贤人能够创造出美妙的事物,亭子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充满趣味。站在这里,仿佛不再局限于方寸之间,竟能与云霄相遇。巍峨的山峰依傍着高耸的岩石,纵目远眺,古渡的景色尽收眼底。左右两侧的苔藓与石头交错,桂树的枝条高低起伏。山中的僧人亲近猿猴,巢鸟在梧桐树上栖息。俯视那何楷台,侧瞻那戴颙路。迟迟未能下山,夕阳映照下的村庄树木显得格外明亮。
颜真卿(709-785),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以其雄浑的书法风格和气势磅礴的诗篇而闻名。颜真卿的诗作常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题杼山癸亭得暮字》创作于颜真卿游览杼山时,诗中表达了他对山水美景的赞美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此时的他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反思阶段,借助山水的静谧,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以杼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的幽美,抒发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诗的开头便以“杼山多幽绝”引入,直接点明主题,展现出山的独特之美。接着,诗人通过“胜事盈跬步”表达了在大自然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美好,暗示了自然的丰富与深邃。
中间部分,诗人提到“三癸亭”的建造,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智慧的礼赞。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现了对生活的充分体验与感悟。后面的描写如“巍峨倚脩岫,旷望临古渡”,则通过广阔的视野与细腻的观察,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宏伟与宁静,令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最后,诗人通过“夕照明村树”来结束,夕阳的余晖映衬出村庄的宁静与温暖,给人一种和谐的归属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观察力。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自在的心境,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杼山给人带来的感受是?
A. 喧闹
B. 幽静
C. 乏味
D. 恐怖
“三癸亭”是由谁建造的?
A. 颜真卿
B. 陆生
C. 山僧
D. 猿狖
诗中提到的“夕照”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愤怒
D.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