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24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
作者: 李沆 〔宋代〕
禁庭多士列华簪,严乐辉光冠古今。
御笔腾骧题玉署,宸章照耀咏辞林。
虚堂挂后传千载,翠琰刊成直万金。
振复文明知对作,尊崇儒术见天心。
增修一院烟霞丽,曲宴群英雨露深。
自我昌朝为盛事,鳌山清峻重难寻。
贡院销宿闻吕员外,赠徐骑省圣化今无外,
征途莫惮赊。扬帆箕子国,驻节管宁家。
去伴千年鹤,归逢八月槎。
离情恨华省,持此待疏麻。
在禁庭中,许多士人佩戴华丽的簪子,庄重的音乐闪耀着光辉,辉映古今。
皇上的笔力腾飞,题写了玉署,宸章光辉照耀着吟咏的林园。
空荡的堂前留存,传承千年,翠琰雕刻的成果价值万金。
振兴文明的知识应当对作,尊崇儒学才能展现天意。
增修的院落烟霞美丽,曲宴中群英荟萃,雨露滋润深厚。
自我昌盛的朝代是盛事,鳌山的清峻难以寻觅。
贡院里,吕员外的声音传出,赠送徐骑的恩泽,今时圣化已无外。
征途上无所畏惮,扬帆驶向箕子国,驻足在管宁的家。
去伴随千年的白鹤,归来时逢八月的木筏。
离别的情感恨在华省,持此期待疏麻的到来。
李沆,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士人文化和儒家思想受到尊重。诗中描绘了禁林中盛大的集会场景,表现了对文化、礼仪和士人风采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禁林盛事的场景,展示了士人们的风采与文化氛围。开篇用“禁庭多士列华簪”描绘了士人们的盛装,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热闹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严乐辉光”,展现了古今音乐的辉煌,表明了文化的延续性。在“御笔腾骧题玉署”一行中,诗人以皇帝的笔力象征权威,表达对王朝文化的敬仰。
随后,诗人提到“虚堂挂后传千载”,强调文化的传承与重要性,并用“翠琰刊成直万金”来比喻优秀文化成果的珍贵。在“振复文明知对作,尊崇儒术见天心”中,诗人强调了文化复兴与儒学的重要性,反映了士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推崇。
整首诗在描绘盛事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尤其是在末尾提到的“离情恨华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纠结。诗人以瑰丽的意象、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的真挚,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采与对文化的向往。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盛大场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士人风采的赞美,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体现了士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禁庭”指的是哪里?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严乐”代表了_____的辉煌。
判断题:诗中“翠琰刊成直万金”表达了文化成果的珍贵。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