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6:21
孤鸿几日过长安,拖得春旗露未干。
应说边庭花信早,征衣初拟褪春寒。
几只孤独的鸿雁在长安上空飞过,牵引着春天的旗帜,露水还未干透。
应该说边疆的花信已经来得早,征战的衣服也刚刚开始卸去春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长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都城,代表着繁华和文化的中心。而“孤鸿”则常用来象征孤独和离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边庭的花信早来,暗示着边疆的春天已然到来,反映出诗人与边疆士兵的情感连接和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孙承宗,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边疆和战争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诗人观察到孤雁飞过长安,触发了他对春天、边疆和士兵生活的思考。长安作为文化中心与边疆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深刻。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孤独的鸿雁,渗透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边疆士兵的关切。首句通过“孤鸿”引入,展现出一种孤单的情感,接着通过“几日过长安”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借助鸿雁的飞过,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同时又揭示了边疆的早春与长安的迟春之间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士兵的深切思念。
“拖得春旗露未干”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渗透,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期待。接下来的“应说边庭花信早”,则是对春天的肯定,传达出诗人对边疆士兵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他们归来的期待。最后一句“征衣初拟褪春寒”,既有对战争的隐喻,也有对温暖的渴望,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比长安与边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与情感,既有个人的孤独感,也有对大局的关怀,体现了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与对和平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国家与士兵的深切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孤鸿一词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孤独
C. 春天
D. 离别
“春旗露未干”中的“露”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露水
C. 露天
D. 露营
诗中提到的“边庭”指的是哪里?
A. 中原地区
B. 边疆地区
C. 长安
D. 海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