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霍益方茂才》

时间: 2025-07-26 21:11:10

诗句

旗鼓争雄近有无,徉狂宁得少吾徒。

昔年鼎足论诗社,何日刀头问酒垆。

谁则五君轻二子,尔其一士长千夫。

独怜老骥飞扬甚,或可长歌扣玉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11:10

原文展示:

寄霍益方茂才
作者: 梁可澜 〔明代〕

旗鼓争雄近有无,
徉狂宁得少吾徒。
昔年鼎足论诗社,
何日刀头问酒垆。
谁则五君轻二子,
尔其一士长千夫。
独怜老骥飞扬甚,
或可长歌扣玉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霍益方的寄托与期望。诗中有对当今文人争雄的感慨,也有对昔日诗社欢聚的怀念。在叹息当前文坛竞争激烈的同时,作者也表现出对老骥之志的赞美,期望能在未来继续发光发热。

注释:

  • 旗鼓争雄:形容在某个领域中竞争激烈。
  • 徉狂:徜徉与狂放,这里指的是一种不羁的态度。
  • 鼎足论诗社:鼎足指三方鼎立,形容当时诗社的繁荣与地位。
  • 刀头问酒垆:刀头可能指诗歌的严厉与锋利,问酒垆则是形容在酒肆中畅饮。
  • 五君轻二子:五君指的是文坛上的五位杰出的人物,二子则是被轻视的才能较弱的诗人。
  • 长千夫:长为长者,千夫指众多的士人,表现出对才华的重视。
  • 老骥:老马,象征年长却依然有志向和力量的诗人。
  • 玉壶:这里象征着诗歌或文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可澜,明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我反省与对友人的关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文人交往较为频繁的时代,作者通过对友人的寄语,反映了当时文坛的竞争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寄”字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好友霍益方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旗鼓争雄近有无”,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文人之间相互竞争的激烈情景,反映了当时文化氛围的复杂与紧张。接着,作者回忆起昔日的诗社活动,“昔年鼎足论诗社”,情感真挚,令人感慨万千。通过“刀头问酒垆”的提问,作者表达了对当下文人轻视的无奈。

后四句则是对才华的重新审视,强调个体的价值。诗人以“老骥飞扬甚”来比喻自己依然有志于文坛的追求,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一句“或可长歌扣玉壶”,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文人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旗鼓争雄近有无:形容文人之间竞争激烈,胜负难分。
  2. 徉狂宁得少吾徒:表达了对当今风气的不满与对友人的思念。
  3. 昔年鼎足论诗社:回想往昔诗社的盛况,充满怀旧之情。
  4. 何日刀头问酒垆:渴望能在酒肆中畅谈,表达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5. 谁则五君轻二子:反映出对当今文人地位的看法。
  6. 尔其一士长千夫:强调一个优秀的人才可以引领众多。
  7. 独怜老骥飞扬甚:赞美老年诗人依然有志气。
  8. 或可长歌扣玉壶:希望未来能继续创作,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老骥”)、对仗(如“刀头问酒垆”)、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文人间竞争的思考,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老骥:象征有志之士,尽管年长但依旧追求理想。
  • 玉壶:象征着理想与艺术的高峰,代表着对卓越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刀头”主要指的是什么?
    a. 刀具
    b. 诗歌的锋利
    c. 战争的武器
    答案:b. 诗歌的锋利

  2. “老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纪大的人
    b. 依然有追求的文人
    c. 退隐的诗人
    答案:b. 依然有追求的文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关怀,与梁可澜的《寄霍益方茂才》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游监簿 清平乐·梅霖未歇 霅溪舟中读唐人诗 和洪司令梅花 和晏子忠 和季永弟赋袁尊固海棠 再用韵呈帅机就寄仁溥 和晏子忠 其二 用韵谢帅机惠春盘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扫描 深文奥义 阜字旁的字 原生林 一览全收 兀字旁的字 駊騠 广字头的字 盲人瞎马 包含抗的成语 列荣 虚怀若谷 包含潮的成语 敛钱 分花拂柳 生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