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罗浮》

时间: 2025-04-27 14:42:28

诗句

独携筇杖入罗浮,四百名峰今始游。

鲍靓葛洪如有待,洞云岩月似相留。

一封茅屋梅花古,半址松坛药灶秋。

谁谓铁桥人不到,我将双袖挹飕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2:28

原文展示

独携筇杖入罗浮,
四百名峰今始游。
鲍靓葛洪如有待,
洞云岩月似相留。
一封茅屋梅花古,
半址松坛药灶秋。
谁谓铁桥人不到,我将双袖挹飕飗。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带着竹杖进入罗浮山,
四百座名峰今天才开始游览。
鲍靓和葛洪仿佛在这里等待,
洞中的云、岩上的月亮似乎在留住我。
一封古老的茅屋里梅花依旧盛开,
半座松坛上药灶飘散着秋天的气息。
谁说铁桥上的人无法到达这里?
我将双袖轻轻拂动,任风飘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筇杖:竹杖,古代游山时常用的工具。
  • 罗浮:指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 鲍靓、葛洪:古代道士,鲍靓是南朝梁的著名道士,葛洪是东晋时期的道教名士,二人均以修道著称。
  • 洞云岩月:指山中洞穴的云雾与岩石上的月光,形象生动。
  • 梅花古:指古老的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松坛药灶:指道士炼丹的地方,充满道教文化。
  • 铁桥:象征着通往山外的路,暗示人们不容易到达此地。
  • 挹飕飗:形容轻拂衣袖,任风飘动,表现诗人的潇洒与自在。

典故解析

  • 鲍靓、葛洪:两位历史人物,象征着道教修道者的精神追求与隐逸生活。
  • 茅屋梅花松坛药灶:道教文化中对自然与内心修养的追求,反映了隐士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可澜(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历罗浮山时,以表达他对道教文化及自然景色的感悟与赞美。罗浮山作为道教名山,吸引了许多修道者和文人墨客,诗人借此表达自我归隐的情怀。

诗歌鉴赏

《游罗浮》是一首描写自然山水的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游历罗浮山时的所见所感。全诗以“独携筇杖”开篇,展现了诗人独自踏上旅途的情景,仿佛带着一种孤独而自由的心境。四百名峰的描绘,既让人感受到山的巍峨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鲍靓与葛洪,是两位历史上著名的道教人物,诗人以他们作为隐喻,表达了对道教精神的向往与对隐居生活的憧憬。接下来“洞云岩月似相留”,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云雾与月光的交融仿佛在呼唤着他继续留在此地。

后四句描绘了古茅屋中的梅花和松坛上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最后一句“我将双袖挹飕飗”,则是诗人以袖拂风的动作,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得的气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道教文化及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携筇杖入罗浮:诗人独自携带竹杖,意指游历之旅的开始,展现了孤独与自由的情感。
  • 四百名峰今始游:四百座名峰象征着壮观的自然景色,表示诗人初次游历,感到新奇与激动。
  • 鲍靓葛洪如有待:提到古代道士,暗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仿佛在等待与他们的相遇。
  • 洞云岩月似相留:通过云与月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与诗人的心灵共鸣。
  • 一封茅屋梅花古:古老的茅屋和梅花,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自然的美好。
  • 半址松坛药灶秋:松坛与药灶的描写,体现了道教的修炼与隐逸生活的理想。
  • 谁谓铁桥人不到:质疑他人对山外人到达的看法,表现出诗人的坚定与自信。
  • 我将双袖挹飕飗:表达诗人对自然自由的向往,展现洒脱的个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鲍靓和葛洪比作等待的存在,增强了诗意。
  • 拟人:云与月似乎在呼唤,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自由隐逸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筇杖:象征游历与探险。
  • 名峰: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松坛:道教文化的象征,代表隐士生活。
  • 云月: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道士是谁?
    A. 李白和杜甫
    B. 鲍靓和葛洪
    C. 王维和白居易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争与和平
    B. 自然与隐逸生活
    C. 爱情与离别

  3. “我将双袖挹飕飗”中的“挹”字表示什么意思?
    A. 抓住
    B. 拂动
    C. 放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多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情感奔放,与《游罗浮》在描写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更侧重于壮观的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传》
  • 《道教文化与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 送赵中丞自司金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詶乐天咏老见示 武昌老人说笛歌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诗示之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荅表臣赠别二首 其一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介之善 并隔 裸袖揎拳 臣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春风化雨 铜斗儿家活 眺瞩 巳字旁的字 削衣贬石 包含药的词语有哪些 一分一毫 克字旁的字 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萱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赝的词语有哪些 β射线 骂倨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