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16:42
信美寺岑上人(一作司空图诗)
作者: 郑谷 〔唐代〕
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
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巡游经历。在各地巡礼之后,郑谷在湘南有了一些缘分。他来到了老山寺焚香祈祷,又在江边乞讨食物。寺内的纱帘笼罩着名画,微弱的灯光照亮了清净的禅室。我来到这里,可以在这里度过漫长的一天,听着莲花滴水的声音,感受到宁静安详。
郑谷,字子真,号松溪,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他的诗作往往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写于唐代盛世时期,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通过巡礼的方式表达了对宗教、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同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与追求。
郑谷的《信美寺岑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理解。诗中描写的湘南之行,既是一种地理的游历,也是一种心灵的探索。作者通过巡礼的过程,反映了他对于信仰与生活的思考。
首句“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表达了诗人对湘南的亲切感,暗示了他在这一带的游历经历。在“焚香老山寺”中,诗人通过焚香这一行为,传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而“乞食向江船”,则显露出诗人生活的艰辛,显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营造了一个清幽的宗教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名画的欣赏。最后两句“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度过悠长的时光,体会生命的深邃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一个追求内心平和的灵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湘南的巡礼经历,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湘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填空题:诗中“焚香老山寺”表现了诗人对___的敬仰。
判断题:诗中“莲漏滴阶前”象征着快乐的时光。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