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独坐敬亭山》

时间: 2025-05-07 08:58:15

诗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只有 一作:惟 / 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8:15

原文展示:

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众多的鸟儿都已飞离,孤独的白云在空中闲适地漂浮。我们彼此相对而坐,毫不厌倦,只有这座敬亭山陪伴着我们。

注释:

  • 众鸟:许多鸟。
  • 高飞尽:高高飞去的鸟儿都飞走了。
  • 孤云:孤独的云。
  • 独去:独自飘去。
  • :悠闲,轻松自在。
  • 相看:彼此对视。
  • 两不厌:双方都不感到厌倦。
  • 只有:只有、仅有。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敬亭山”为李白所熟悉的名山,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而闻名,主张诗歌应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游历途中,写于敬亭山,借山水之景抒发孤独与闲适的心境,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独坐敬亭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众鸟飞去,孤云飘荡,呈现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李白通过这种安静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句深刻而耐人寻味。诗人虽身处孤独,但与自然的对话却使他感到心灵的满足。敬亭山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李白心灵的寄托,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孤独的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众鸟高飞尽”:描绘了鸟儿飞去的景象,暗示着孤独。
  • “孤云独去闲”:孤云悠然自得,反映诗人内心的淡然。
  • “相看两不厌”:与自然相对,心灵的交流使人感到愉悦。
  • “只有敬亭山”:山是诗人的唯一陪伴,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云描绘成“独去闲”,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哲学思考。李白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自由、离去,象征着孤独。
  • :悠闲、自由,代表诗人内心的宁静。
  • :稳重、永恒,象征着自然的陪伴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云独去闲”的意思是? a) 忙碌的云
    b) 悠闲的云
    c) 疲惫的云

  2.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厌倦
    b) 惊讶
    c) 满足

  3. 敬亭山在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自然与宁静
    c) 忧伤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但李白更强调自由与孤独,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之美。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至节出谒回二绝 独醒亭 次韵张提刑送行六绝 下元节后省试进奏院吏 春行 奚左藏挽诗二首 笋蕨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二 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 答程及甫徐少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听习 浮云朝露 几字旁的字 友穆 采字旁的字 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野营 寸草衔结 言字旁的字 饭来张口 握手成交 彑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驾娘 不胜梘杓 沽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