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32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
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你从咸阳而来,问我为何受此劳苦。
沐猴而冠(像猴子一样戴上帽子)的情景无法用言语描述,
我骑乘着泥土的牛儿被困在东鲁。
沈弟想要出发,却又让我留住,
孤飞的一只大雁在秦云的秋天中飞翔。
坐在这里,黄叶纷纷落下四五片,
北斗星已经高挂在西城的楼上。
丝桐的弦声让人感伤,已然绝断,
满堂送别的人都对你倍感惜别。
卷起帘子看到月亮,清兴的情感涌来,
我疑是山阴的夜里飘落的雪。
明天就要痛痛快快地喝酒告别,
心中惆怅路上尘土飞扬。
遥望长安的日子,却不见长安的人影。
长安的宫阙在九天之上,这地方曾经是近臣的住所。
一朝又一朝,白发渐生心志不改。
屈原的愁苦在江潭滞留,亭子的伯者在辽海流离。
折翮翻飞随风转,听到弦声坠落在虚空下霜空。
圣朝久已弃置青云的士人,
将来谁来怜惜张长公呢?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风豪放,意象丰富,常蕴含强烈的个性与情感。
这首诗写于秋夜,正值送别族弟沈之秦之时,反映了李白对亲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和理想的感慨。
李白的《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李白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开头部分表现出诗人对友人从咸阳而来的关切,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苦涩,借用“沐猴而冠”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困境。接着,沈弟的离去让诗人感到孤独和失落,孤雁飞翔的意象暗示了离别的哀伤。
在对月夜的描写中,李白以“卷帘见月”引出清兴,诗中月亮的意象更是加深了思乡的情怀。最后,诗人对青云士人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地位的变迁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出李白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离别之际,借景抒情,表现出深刻的感伤与思考,展现出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
李白在诗中使用了哪个比喻来表达无奈?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卷帘见月”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