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6:22
八尺蕲州桃竹簟,坐来疑是水侵裳。
垂杨叶下闲吟久,又与鸣蝉共晚凉。
在八尺宽的蕲州桃竹凉席上坐着,坐久了竟让人疑心是水浸湿了衣裳。
在垂杨树下悠闲地吟诵,正好和鸣蝉一起享受晚上的凉爽。
无明显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夏日闲适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作者介绍: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夏日,诗人坐在蕲州的桃竹席上,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凉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和翁常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午后场景,诗人在桃竹席上静坐,四周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愉悦。首句通过“八尺”的尺寸,不仅展示了席子的宽大,也隐喻了诗人心中恣意的空间感。接着,诗人以疑惑的情感表现出对周遭环境的深切关注,似乎在感受着大自然的细腻变化。垂杨树下的闲吟与鸣蝉的声音结合,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展现的宁静与凉爽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蕲州”是指哪个地方?
A. 湖北
B. 广东
C. 江苏
D. 浙江
诗中“八尺蕲州桃竹簟”的“八尺”是指什么?
A. 一种水果
B. 凉席的宽度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
诗中提到的“鸣蝉”代表了什么?
A. 冬天
B. 夏天的声音
C. 春天的气息
D. 秋天的凉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照的《和翁常之》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徐照更注重于描写宁静的环境和内心的闲适,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和凋零,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前者清新自然,后者则富有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