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3:13
更漏子 其一
作者: 汪东 〔清代〕
罢熏香,慵傅粉。睡起又添新困。
斜汉没,晓烟横。归鸿三两声。
愁无际,梦千里。江上早生秋意。
风动屋,浪催舟。莫登江上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慵懒的早晨,诗人刚刚醒来,倦意又袭来。西斜的太阳已没入天边,晨雾弥漫,几只归来的鸿雁在空中呼叫。愁苦无边,梦中遥游千里,江面上早已泛起秋意。风吹动屋檐,浪潮催促着船只,劝诫人们不要再登上江楼。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平并不为人所熟知,主要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体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更漏子 其一》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象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塑造出一种慵懒而又愁苦的氛围。开头两句“罢熏香,慵傅粉”,展示了一个刚醒来的女子,慵懒地不愿打扮,表达了内心的倦怠与无奈。随着“斜汉没,晓烟横”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情境,西斜的阳光与晨雾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接下来的“归鸿三两声”更是点出了思乡之情,鸿雁归来,声声入耳,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愁苦。而“愁无际,梦千里”则将这种愁苦进一步放大,梦境中的千里之遥与现实的无尽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几句“风动屋,浪催舟。莫登江上楼”则是对整个情感的总结,风浪的动荡与心中的愁苦相互呼应,劝告人们不要再去江楼,暗示着对现实的逃避和无奈的接受。这首词通过细致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秋天来临时的愁绪,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早晨的宁静与愁苦,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斜汉”指的是:
A. 斜斜的月亮
B. 斜斜的太阳
C. 斜斜的星星
“归鸿”在诗中象征着:
A. 归来的游子
B. 思乡之情
C. 自由自在
诗中提到的“莫登江上楼”表示:
A. 劝告人们欣赏江景
B. 劝告人们不要再去江楼
C. 劝告人们登高望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