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8:33
藕湖烟水欲沉沙,已着芙渠一两花。
拟借短蓑随雨去,共谁同把钓鱼车。
在烟雾缭绕的藕湖上,水面仿佛要沉入沙底,已经有一两朵荷花绽放在芙渠上。我想借着短蓑衣在雨中出行,与谁共同行驶在钓鱼车上呢?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及的“钓鱼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悠闲生活的象征,表达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
周紫芝,字梦龙,号紫芝,宋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周紫芝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五月,正值夏季,湖上荷花盛开,诗人可能在游览湖泊时,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惬意,因而笔下生情,写下此诗。
《五月六日湖上晚归初见荷》是一首描绘夏日湖上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湖泊的静谧和荷花的美丽。首句“藕湖烟水欲沉沙”,以“烟水”的意象勾勒出水天一色的朦胧景象,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湿润、宁静的氛围;而“已着芙渠一两花”则突显出湖面荷花的娇艳,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拟借短蓑随雨去”,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美景中畅游的愿望,渗透出一丝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共谁同把钓鱼车”,则引发读者对同行者的思考,既表现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分享美好时光的情感,也暗含了对孤独的反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中“藕湖烟水欲沉沙”中的“沉沙”指的是什么?
诗人想借什么出行?
诗中提到的“钓鱼车”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