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作布裘二绝 其一》

时间: 2025-07-27 11:58:48

诗句

青裘短袂瘦躯长,拄杖横担古锦囊。

变尽形容人不识,家僮应怪贺知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58:48

原文展示

青裘短袂瘦躯长,
拄杖横担古锦囊。
变尽形容人不识,
家僮应怪贺知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材瘦长、穿着青色短袍的老者,手拄着拐杖,肩上背着古老的锦囊。尽管他变了形象,周围的人却认不出他来,仆人们可能会对他感到奇怪,就像怪贺知章那样。

注释

  • 青裘:青色的衣服,通常指一种较为轻便的外衣。
  • 短袂:短袖,形容衣服的袖子短。
  • 瘦躯长:指身体瘦长。
  • 拄杖:用手拄着的长杖,通常用来支撑行走。
  • 古锦囊:古老的装锦缎的袋子,可能装有文物或书信。
  • 变尽形容人不识:形象改变得太多,以至于别人认不出他来。
  • 家僮:家里的仆人或佣人。
  • 贺知章:唐代诗人,以老态龙钟而被人认不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仲明,号云峰,生于宋代,曾在朝廷任职。周紫芝以诗词闻名,风格清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多为咏怀之作,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周紫芝晚年,他在个人生活中可能经历了一些变化,身体日渐衰弱。诗中提到的“古锦囊”可能象征着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孤独老者的形象,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青色短袍与瘦身长的对比,暗示了老者的孤独与无奈,拄杖和古锦囊则进一步强化了他在岁月中被遗忘的状态。诗中提到的“人不识”与“应怪贺知章”,不仅展示了老者的失落与无奈,也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无情与对生命的漠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将个人的感受与普遍的生命哲理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裘短袂瘦躯长:描绘了老者的外貌,青色衣服与短袖,瘦长的身形,给人以衰老的感觉。
  2. 拄杖横担古锦囊:老者手持拐杖,肩上背着古老的锦囊,象征着他对过去的留恋和依赖。
  3. 变尽形容人不识:老者的变化已经让人们认不出他来,象征着时光的无情。
  4. 家僮应怪贺知章:家中的仆人可能会对老者的变化感到疑惑,联想到贺知章被人认不出的情景,暗示着人们对老者身份的误解。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采取对仗的方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古锦囊比作老者的过去,承载着他年轻时的记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外貌与心境的描写,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揭示了人们对身份和记忆的追求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裘:象征着年轻时的活力和希望。
  2. 古锦囊:代表着过往的记忆与历史。
  3. 拄杖:象征着衰老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古锦囊”可能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过去的记忆
    C. 未来的希望
    D. 旅行的工具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人不识”指的是老者因_____而被人遗忘。

  3. 判断题:诗中通过描写老者的外貌与行动,表达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对 / 错

答案

  1. B
  2. 变尽形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具有相似的主题。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展现了对故乡和过往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周紫芝 vs. 贺知章
    • 周紫芝的诗通过个人的情感反映出普遍的人生哲理,贺知章则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经历和成就,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歌鉴赏》
  • 《周紫芝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百尺楼 题汪蛟门百尺梧桐阁图 雪豆腐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即事 索笑图诗 夜读黄庭 乌夜啼 咏真乐 其十二 论诗六绝句 其六 宿借眠庵题壁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朝梁暮周 面如方田 岩堡 耳热 旡字旁的字 束缊举火 靑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莫落 秀色堪餐 包含肾的词语有哪些 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柔茹刚吐 酌金馔玉 恕我冒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