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6:04
《雁门太守行》
作者: 何景明 〔明代〕
垒垒高山,莽莽代谷。
城边风起沙漠漠,城内惟闻奏胡乐。
太守下车,买牛息戈。
陶民礼义,朝弦暮歌。
北历黄沙碛,南游白草原。
五马何秩秩,朱英导文轩。
嗟哉太守亦孔武,时时较猎西山下。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太守的治理情况。高山巍峨,草谷莽莽。城外风起沙尘弥漫,城内则只听到胡乐的演奏。太守下车后,购买牛只,停战安民,提倡礼义,晨昏间唱歌作乐。北面是黄沙滩,南面是白草原。五匹马子整齐划一,朱红色的马车引导着文人雅士。可叹这位太守虽然勇武,却常常在西山下猎猎。
何景明,明代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边地风光和民生,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雁门太守行》写于明代,该时期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描写太守的治政与边疆风貌,表达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雁门太守行》不仅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还通过对边塞太守的描写,展现了治理者的职责与民众生活的状态。诗的开篇以“垒垒高山,莽莽代谷”开场,展现出边疆的壮丽自然,接着“城边风起沙漠漠,城内惟闻奏胡乐”,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胡乐的异域风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太守作为治理者,其行为如“买牛息戈”,代表着对民生的关怀与战争的结束,体现了其施政的仁义。
诗中还通过“陶民礼义,朝弦暮歌”表现出太守致力于民众生活的安宁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而“北历黄沙碛,南游白草原”则进一步描绘出广袤无垠的边疆,展现了诗人对边地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一句“嗟哉太守亦孔武,时时较猎西山下”则是对太守的感叹,虽然他有勇有谋,却未能彻底摆脱战斗的阴影,折射出那段历史的复杂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观与太守的治理,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太守的责任与边疆生活的复杂性,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音乐是什么?
A. 汉乐
B. 胡乐
C. 琴乐
D. 笛乐
填空题:诗中“陶民礼义,朝__暮__”。
判断题:诗中太守只关注战斗,不关心民生。(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