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01:33
逸士坟
作者: 周文璞 〔宋代〕
魂归魄散两逍遥,小小丘亭慰寂寥。
守墓未须耘宿草,白蟾方护紫芝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墓地,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生命的思考。诗人认为,灵魂归去后即使散落也能自在逍遥。小小的墓丘让人感到安慰与孤独。守护墓地并不需要去除那些野草,因为白色的月光正好护卫着紫色的芝草苗。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受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作品常常反映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周文璞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生命、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自由的重视。
《逸士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墓地的描绘,表现了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魂归魄散两逍遥”,既是对灵魂归于自然的释然,也是对生死观的超越。在诗人眼中,死亡并非终点,而是另一种自由的开始。
“小小丘亭慰寂寥”,这里的丘亭不仅仅是墓地的象征,更是隐士心灵归宿的体现。它带给人的不仅是孤独感,还有一种超然的安宁。“守墓未须耘宿草”,这句诗传达了对生命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墓地不需过于打理,生长的杂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自然状态。
最后一句“白蟾方护紫芝苗”,结合白蟾和紫芝的象征意义,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延续与希望,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身处于死寂之地,依然有生命的存在与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死亡的豁达理解,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生死的哲理,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自然状态的接受,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心态。
诗中“魂归魄散”意指什么?
A. 灵魂与身体的解脱
B. 生命的结束
C. 对自然的归属
D. 以上皆是
小小丘亭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孤独
B. 安宁
C. 归宿
D. 以上皆是
“守墓未须耘宿草”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什么态度?
A. 恐惧
B. 释然
C. 担忧
D. 无所谓
答案:1. D;2. D;3. B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周文璞的《逸士坟》更侧重于生死哲理的探讨,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田园生活的描绘。两者均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