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51
云卷道者方昼睡,有僧奚为入桑杞。
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
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
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
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
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
往供天嫔泣山鬼。
云彩在空中卷动,正当白昼时,我在打盹。
有位僧人为何走入桑树和枸杞间?
我们在深谷底下相遇,讨论儒家与佛教的宗旨。
这两家的气风也越来越衰颓,谁来重新振兴这股风呢?
火中煨着的芋头香味透过纸张飘来,
我呼唤小童去邻居家借米。
煮粥做菜相互料理,我在世事中无与伦比的贫穷。
殷勤地寻找我的儿子,随便写下七个字聊作赠送,
以此供奉天上的嫔妃,哭泣着山鬼。
周文璞,字景阳,号青山,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日常生活与自然景物,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谢颐师见过》写于周文璞与友人相聚之际,诗中流露出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儒佛文化的探讨。诗作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对于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僧人的偶遇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入交流。开头的“云卷道者方昼睡”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正处于宁静的状态中,仿佛与世隔绝。接下来的“有僧奚为入桑杞”,则引入了僧人的形象,暗示出一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在讨论儒家与佛教的宗旨时,诗人表现出对两者的思考与反省,指出“二家之风亦颓靡”,揭示了当时文化的衰退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寒灰煨芋香透纸”,不仅描绘了生活的细节,也增添了温馨的气氛,体现出诗人虽身处贫困,却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关心。
整首诗在描写生活琐事的同时,隐含了对时代变迁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惜与忧虑。结尾的“往供天嫔泣山鬼”,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神秘的自然力量结合,显示出对生命不可知的感慨。
整首诗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忧虑,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对友人、家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在困境中对生活的坚持与对文化的传承。
诗中提到的“二家”指的是哪两个学派?
a) 道教与儒家
b) 儒家与佛教
c) 法家与道教
d) 道教与墨家
“寒灰煨芋香透纸”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对食物的渴望
b) 生活的温暖与细腻
c) 对邻居的依赖
d) 对自然的敬畏
诗人对自己“穷于世无比拟”的感慨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家族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