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29:52
轻寒侧侧下帘栊。
细雨乍濛濛。
盆池浅绉冰初解,
便山茶斜著殷红。
四见丁年,几逢人日,
万事酒杯中。
银幡凤倚绣花丛。
小阁影朦胧。
辛盘七种羹方荐,
问梅花点额还空。
剪綵为人,缕金作胜,
都未见春风。
轻寒的气息轻轻透过窗帘,细雨时而飘洒。
池中的冰刚刚融化,山茶花倾斜着露出鲜红的花瓣。
在这个丁年,几次与人日相逢,
万事都在酒杯中聚集。
银色的幡旗倚靠在绣花丛中,
小阁的影子显得朦胧。
七种羹汤已准备好,问梅花的点缀是否还未显现。
为人剪彩,缕金装饰,
却仍未见到春风的到来。
作者介绍:邹祗谟(约1640-约1710),字舜华,号逸民,清代诗人,擅长作诗和填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对自然景象有独特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丁未年的人日,正值初春时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象和节令的描绘,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感伤,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生活状态。
邹祗谟的《一丛花》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山水田园诗,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诗的开头以“轻寒侧侧下帘栊”引入,描绘出一个寒冷的初春早晨,窗外细雨绵绵,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柔和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盆池浅绉冰初解”描写了冰雪开始融化的过程,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便山茶斜著殷红”一句,通过山茶花的红色,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万事酒杯中”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似乎在说,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酒杯中的欢愉总能带来片刻的安慰。
小阁里的朦胧影子和银幡凤倚绣花丛的意象,增添了诗的宁静与优雅气息。后面的“辛盘七种羹方荐”,则暗示着丰盛的节日美食,表示对人日的重视。最后的“都未见春风”则是一种遗憾与期待,尽管万物复苏的迹象逐渐显现,但真正的春天似乎仍在远方。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与节日气氛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丛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邹祗谟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人日”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正月初一
B. 农历正月初七
C. 农历正月十五
D. 农历二月二
“都未见春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期待与遗憾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