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4:48
一丛花 三饮济武寓中
作者: 曹溶 〔明代〕
午阴招去踏芳堤,记得宋时溪。
层冰舞作蛟龙势,恨难上千仞霞梯。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
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
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
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
在午后的阴影中,我悠然踏上芳香的堤岸,仿佛回忆起宋朝时的溪水。层层冰雪舞动,如同蛟龙般强劲,令人感叹难以攀登那高达千仞的霞梯。深坐于此,解去心中烦忧,金缸中的火焰乍然熄灭,春天在画帘的西侧正悄然来临。红牙击打着乐器,声音宛如泥土般浑厚,蕉叶又重新编织了诗篇。山中的光景与鼓声在沉寂之后,只有狂放的客人才被允许在此栖息。我还担心心情被分散,宁愿将松竹的情怀,交给杜鹃的啼鸣。
曹溶(约1535-约1590),明代诗人,字子华,号恬斋,江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本诗作于作者在济武寓居期间,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那一时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一丛花 三饮济武寓中》是一首充满生命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索。开篇的“午阴招去踏芳堤”,将读者带入一个阳光被云层遮挡的午后,芳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邀请人们走进自然的怀抱。接着提到的“层冰舞作蛟龙势”不仅展现了冰雪的动态美,更是将自然之力与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向往。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愁苦,似乎在反思生活的种种。而“春在画帘西”则暗示了希望与新生的到来,尽管有忧愁,却依然保持对春天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转变在整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相连。
后面的“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互动的乐趣与创作的灵感,昭示着艺术创作需从生活与自然中汲取养分。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显得十分丰富,山光、钲鼓、松竹等意象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结尾处,提到“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声音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孤独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由、孤独以及艺术创作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层冰舞作蛟龙势”中的“蛟龙”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红牙拍遍正如泥”中的“红牙”最有可能指:
比较曹溶与王维的作品,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曹溶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个人的思索,而王维则偏向于宁静与道理的哲学思考。两者的作品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