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丛花 三饮济武寓中》

时间: 2025-05-02 00:24:48

诗句

午阴招去踏芳堤,记得宋时溪。

层冰舞作蛟龙势,恨难上、千仞霞梯。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

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

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

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4:48

原文展示:

一丛花 三饮济武寓中
作者: 曹溶 〔明代〕

午阴招去踏芳堤,记得宋时溪。
层冰舞作蛟龙势,恨难上千仞霞梯。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
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
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
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

白话文翻译:

在午后的阴影中,我悠然踏上芳香的堤岸,仿佛回忆起宋朝时的溪水。层层冰雪舞动,如同蛟龙般强劲,令人感叹难以攀登那高达千仞的霞梯。深坐于此,解去心中烦忧,金缸中的火焰乍然熄灭,春天在画帘的西侧正悄然来临。红牙击打着乐器,声音宛如泥土般浑厚,蕉叶又重新编织了诗篇。山中的光景与鼓声在沉寂之后,只有狂放的客人才被允许在此栖息。我还担心心情被分散,宁愿将松竹的情怀,交给杜鹃的啼鸣。

注释:

  • 午阴:正午时分的阴影,指阳光被云遮挡的状态。
  • 芳堤:芬芳的堤岸,暗示自然之美。
  • 层冰舞作蛟龙势:比喻冰雪的动态,如蛟龙般翻腾。
  • 千仞霞梯:千仞高的云梯,象征难以达到的目标。
  • 金缸:比喻盛酒的容器,象征享乐与生活的愁苦。
  • 蕉叶:用以编织诗篇,蕉叶在古代常用作纸张。
  • 狂客:指放荡不羁的诗人或艺术家。
  • 松竹:象征高洁的品德与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溶(约1535-约1590),明代诗人,字子华,号恬斋,江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在济武寓居期间,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那一时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一丛花 三饮济武寓中》是一首充满生命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索。开篇的“午阴招去踏芳堤”,将读者带入一个阳光被云层遮挡的午后,芳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邀请人们走进自然的怀抱。接着提到的“层冰舞作蛟龙势”不仅展现了冰雪的动态美,更是将自然之力与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向往。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愁苦,似乎在反思生活的种种。而“春在画帘西”则暗示了希望与新生的到来,尽管有忧愁,却依然保持对春天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转变在整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相连。

后面的“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互动的乐趣与创作的灵感,昭示着艺术创作需从生活与自然中汲取养分。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显得十分丰富,山光、钲鼓、松竹等意象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结尾处,提到“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声音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孤独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午阴招去踏芳堤:在阳光被云遮挡的午后,呼唤我去踏上芳香的堤岸。
  • 记得宋时溪:让我想起宋代的溪水,清澈而美丽。
  • 层冰舞作蛟龙势:层层冰雪在空中舞动,宛如蛟龙般气势磅礴。
  • 恨难上千仞霞梯:可叹我难以攀登那高耸入云的霞梯。
  • 深坐解愁:我静坐在这里,解开心中的忧愁。
  • 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金缸中的火焰忽然熄灭,春天在画帘的西侧悄然降临。
  • 红牙拍遍正如泥:红牙乐器的声音如泥土般厚重,传遍四方。
  • 蕉叶又编题:蕉叶又编织成新的诗篇。
  • 山光钲鼓沉埋后:山中的光景与鼓声在宁静中沉寂。
  • 有狂客方许幽栖:唯有放荡不羁的客人可以在此栖息。
  • 还怕分襟:我还担心心情会被分散。
  • 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宁愿把松竹的情怀寄托给杜鹃的啼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冰雪比作蛟龙,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生命,使情感更加丰富。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由、孤独以及艺术创作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午阴:象征宁静和思考的时刻。
  • 芳堤:代表着美好和生命的气息。
  • 蛟龙:象征力量和美丽。
  • 金缸:象征生活的享受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层冰舞作蛟龙势”中的“蛟龙”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一种冰雪的形态
    • C. 诗人的心情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绝望
    • B. 期待
    • C. 无所谓
  3. “红牙拍遍正如泥”中的“红牙”最有可能指:

    • A. 一种花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比较曹溶与王维的作品,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曹溶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个人的思索,而王维则偏向于宁静与道理的哲学思考。两者的作品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自灌县勘都江堰还成都道中书所见 游秀峰寺 送程给事知越州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一作韩翃诗) 送张中丞归使幕(一作韩翃诗) 留别(一作皇甫冉诗,题作又得云字) 郢城西楼吟(一作郎士元诗) 冯翊西楼(一作郎士元诗) 送客 金谷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虫字旁的字 一沐三握发 歺字旁的字 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巴人下里 议和 包含斥的词语有哪些 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蜜的成语 自来 珠光寶气 白人 押寨夫人 夕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众难群移 三撇旁的字 代人说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