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一百首·马祖》

时间: 2025-04-30 21:59:29

诗句

若非大气魄,只是小机锋。

老子一声喝,学人三日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9:29

原文展示:

若非大气魄,只是小机锋。老子一声喝,学人三日聋。

白话文翻译:

如果没有大气魄,那只是小聪明而已。老子一声怒喝,学者们听后都要沉默三天。

注释:

  • 大气魄:指的是宽广的胸怀和气势,形容人的气度非凡。
  • 小机锋:小聪明,指的是一些狡猾的技巧或小聪明。
  • 老子:指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着深厚的哲理和智慧。
  • 一声喝:指的是大声的喝斥或警告。
  • 学人:指的是学习者或学者。
  • 三日聋:形容因受震撼而一时无法回应,三天都沉默不语。

典故解析: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和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强调自然和谐与内心的宁静。这首诗中提到老子的喝声,隐喻其教诲的深刻力量,能让人醍醐灌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白水,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性情豪放,作品多以气势磅礴著称。他生活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家国情怀和对时局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安。诗人通过对老子思想的引用,表达了对大气魄和深邃智慧的追求,反映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马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他对智慧与气魄的思考。诗中用“若非大气魄,只是小机锋”强调了真正的智慧不是表面的聪明,而是内在的力量和格局。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竞争压力时,我们更应该追求深厚的内涵和广阔的视野。

接着,诗中提到的“老子一声喝,学人三日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老子哲学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暗示真正的智慧能让人深思,乃至沉默。这样的表达不仅有力地传达了诗人的思想,也使得整首诗具有一种力量感和哲理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老子哲学的引入,使得刘克庄不仅仅是在表达个人观点,更是在呼应整个时代的思考,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智慧和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若非大气魄:如果没有那种宽广的胸怀和气度。
  • 只是小机锋:那么你所拥有的不过是一些小聪明。
  • 老子一声喝:当老子发出一声怒吼。
  • 学人三日聋:使得那些学者们听了之后三天都不敢说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大气魄与小机锋的对比,突出真正智慧的深邃。
  • 夸张:用“三日聋”来形容老子的影响力,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强调气魄与智慧的关系,表达了对真正内涵和深度的追求,警示人们不要沉迷于表面的聪明才智,而要追求内心的广阔和智慧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气魄:象征着宽广的胸怀与志向。
  • 老子:代表着深邃的智慧与哲理。
  • 学人:象征着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大气魄”与“小机锋”之间的关系是? A. 相同 B. 对立 C. 互补

  2. 老子的喝声让学者们感到怎样? A. 兴奋 B. 沉默 C. 担心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小聪明的赞美 B. 对真正智慧的追求 C. 对学者的批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两者都强调了内心的自我修养与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与个性,而刘克庄则更关注于智慧的深邃与气魄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道德经》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重阳 临江仙 冬日太和山小住 临江仙 寄冬冬 临江仙二十首 其九 人和菊 临江仙·俗务相仍何日了 临江仙 秋怀 临江仙·犹记词三十首之八,戊子秋作于般阳 其七 临江仙 临江仙 六一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歌咏 竹笮 彐字旁的字 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豪杰并起 十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袅袅余音 西洋镜 工技 包含傩的词语有哪些 此风不可长 舟字旁的字 坚贞不屈 包含咫的成语 隶字旁的字 学然后知不足 身为粪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