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0:52
斩馘曾无几,铺张尽足豪。
锋车凭奏捷,墨敕许酬劳。
幕府黄金贵,辕门绛节高。
乌鸦兼孔雀,可惜好翎毛。
这首诗的意思是:斩杀敌人的人数并不多,然而赏赐却极为丰厚。战车上因为作战的胜利而受到表彰,皇帝的诏书也允许给予丰厚的酬劳。朝廷的权力和财富都显得特别珍贵,官门口的红色节旗高高飘扬。可惜的是,乌鸦与孔雀并存,尽管它们的羽毛都很美丽,却难以互相融合。
作者介绍:李惺,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贼军四处作乱,国家的动荡使得诗人感到深深的烦恼与忧虑。诗中反映了对朝廷赏罚不公、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反思。诗人在描绘斩敌的成就与丰厚赏赐的对比中,显露出一种对战争的无奈与对朝廷政策的不满。前两句讲述了斩敌的成就与赏赐的奢华,似乎在讽刺朝廷对功劳的评定标准。后两句则用乌鸦与孔雀的比喻,暗示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充满了无奈与失落感。整体上,诗歌透出一种悲凉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展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权力滥用的批判,同时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感引发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斩馘”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乌鸦兼孔雀”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惺的《自粤贼倡乱以来蔓延大江南北今已七年矣老师縻饷平定无期烦惋之余忾然有作 其三》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乱对国家与人民的影响,但李惺的诗更侧重于对权力与赏罚的反思,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