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8:00
客中日盼家书到,接得家书不忍看。
纸尾定知言未尽,墨痕疑有泪难乾。
困人碌碌成何事,对此茫茫集百端。
中酒阻风今夜又,寒镫影里漏声残。
在外客居的日子里,每天都盼望家书的到来,却接到信后不忍心去看。信纸的末尾一定还有未尽之言,墨迹的痕迹似乎是泪水难以干涸。让人困扰,忙碌又成何事,对着这茫茫的状态,心中汇聚了百般烦恼。今夜喝酒却被风阻隔,寒冷的灯下,漏声渐渐凋零。
本诗并无明确的典故,但“家书”可以引申为古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心,常在古诗中出现,体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挂念。
作者介绍:李惺,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以诗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在外游子常常思念故乡,尤其是通过家书来传递情感。此诗正是描绘了作者在外求学或游历时,得到家书的复杂情感,既期待又怕看到信中的不幸。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忧虑之情。开头两句“客中日盼家书到,接得家书不忍看”,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期待与内心的矛盾心态。期待是因为对亲情的渴望,而不忍心看则暗示着信中可能包含不好的消息。这种情感的转换,恰恰是游子常有的心理状态。接下来的“纸尾定知言未尽,墨痕疑有泪难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信的末尾未尽之言,像是含蓄的无奈,而墨迹又似泪水,流露出思念的辛酸。最后两句“困人碌碌成何事,对此茫茫集百端”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面对生活的琐碎与困扰,内心充满了烦恼。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思考,勾勒出游子心中对家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生活困扰的无奈,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家书”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什么不忍心看信的内容?
诗中提到的“寒镫”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