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2:19
一臂高擎海上洲,褰帷入是采真游。
欲排瘴霭摅长策,为挽天河洗末流。
吾道有盟归掌握,皇图何地不中州。
时清宜献平蛮颂,南顾应纾万里愁。
一只手高高举起,在海上形成的洲屿,
撩起帷幕走入这里进行采真之游。
想要驱散瘴气,施展长策,
为的是洗净银河的浑浊流淌。
我与道义之间有约定,掌握在手中,
皇图大计何处不在其中。
此时清明,应该献上平定蛮夷的颂歌,
向南眺望,必然能够解除万里的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林震,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家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常用典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与内部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和对民众安宁的关切。
《和姚道尊五指山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作品,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的赞美的同时,也展现了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开头的“一臂高擎海上洲”便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展现出诗人胸怀壮志,意在探索更为广阔的天地。接着“褰帷入是采真游”,既是对自我心灵追求的描述,也是对真理的渴望。
中间的两句“欲排瘴霭摅长策,为挽天河洗末流”则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表明他希望以长远的策略来改变现状,洗净社会的污浊。这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贯穿全诗,使得作品不仅具备了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也展现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时清宜献平蛮颂,南顾应纾万里愁”则点明了诗人的家国情怀,表达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除民众的忧愁,显示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责任。整首诗浑厚典雅,既有个人的追求,也有对国家的思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关怀,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探索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臂高擎海上洲”中的“臂”指什么?
A. 手臂
B. 身体
C. 头部
D. 腿
本诗中,“平蛮”指代什么?
A. 外族
B. 内乱
C. 自然灾害
D. 战争
诗人希望通过“长策”来解决什么问题?
A. 个人情感
B. 社会毒害
C. 自然问题
D. 家庭矛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都充满了对家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