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转应曲》

时间: 2025-04-30 22:33:27

诗句

香色。

香色。

自向枝头攀得。

东风昨夜红匀。

一剪罗浮晓春。

春晓。

春晓。

不为惜花起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3:27

原文展示:

转应曲
缪珠荪 〔清代〕

香色。香色。自向枝头攀得。
东风昨夜红匀。一剪罗浮晓春。
春晓。春晓。不为惜花起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色,作者感叹花朵在春风的滋润下绽放得如此美丽。昨晚的东风将红色的花朵均匀地洒落在枝头,似乎一剪春天的晨曦也随之而来。诗人强调春晓的美丽,表达了对花的珍惜与欣赏,尽管不想因花的美丽而早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香色:指花朵的色彩与香气。
  • 自向:自然而然地。
  • 枝头:树枝的顶端,花朵盛开的地方。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 红匀:红色的花瓣均匀地分布。
  • 罗浮:指罗浮山,寓意美好的春景。
  • 晓春:晨曦中的春天,象征希望与新生。

典故解析:

  • 东风:在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生机勃勃。
  • 罗浮:罗浮山在历代诗人中被视为仙境,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与心灵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缪珠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及人情世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时,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诗歌鉴赏:

《转应曲》是一首典雅的春日诗。开篇以“香色”引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诗中“自向枝头攀得”一句,描绘出花朵在春风的抚慰下,自然生长、生机盎然的景象,体现出自然的神奇与和谐美。接着“东风昨夜红匀”,则表达了春风的温柔与花朵的鲜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动与活力。

诗的后半部分以“春晓”两字反复强调,进一步渲染了春天早晨的美丽和珍贵。最后一句“不为惜花起早”,则表现了诗人对花的欣赏与对春天的热爱,虽然不想因花而早起,但心中对春天的赞美却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情感的真挚与自然的和谐相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灵动,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色。香色。 - 口语的重复,强调了春天花朵的香气与色彩。
  2. 自向枝头攀得。 - 自然生长的过程,表达生命的活力。
  3. 东风昨夜红匀。 - 昨夜春风的轻抚,花瓣均匀地开放,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4. 一剪罗浮晓春。 - 用“一剪”比喻清晨的美丽,表现出春天的鲜活。
  5. 春晓。春晓。 - 反复强调,增强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6. 不为惜花起早。 - 表达对花的珍惜,但又不愿意因为花的美丽早起,体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一剪,形象生动。
  • 拟人:花朵似乎有自己的生命,自然生长,体现出自然的温柔。
  • 对仗:如“春晓”重复使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春天与花朵,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与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色: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东风:象征温暖与希望,春天的使者。
  • 春晓:象征新的开始与生命的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凉爽

  2. “不为惜花起早”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理? A. 怕早起
    B. 对花的珍惜
    C. 对春天的向往
    D. 对生活的洒脱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转应曲》都有春天的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后者则侧重于对花的细腻观察与生机的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相关查询

国风·邶风·谷风 匏有苦叶 雄雉 国风·邶风·凯风 击鼓 终风 国风·邶风·日月 国风·邶风·燕燕 国风·邶风·绿衣 国风·鄘风·柏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匹夫之勇 墨笔 知其不可为而为 徂旃 苛捐杂税 三句不离本行 白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包含旦的词语有哪些 吉祥止止 頁字旁的字 迷惑不解 釒字旁的字 遥纪 乌药 閠字旁的字 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