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走笔送王琪》

时间: 2025-05-02 05:58:58

诗句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58

走笔送王琪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江南二月草青青,
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
只知七日哭秦庭。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的二月,草木青翠,
送别的时候,水边已经满是草地。
谁能相信如今还有忠义之人,
人们只知道在秦庭哭泣七天。


注释:

  • 江南: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名词,指长江以南的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 二月:农历二月,春季,万物复苏的时节。
  • 草青青:描绘春天草木生长茂盛的景象。
  • 送子:送别年轻人,通常指行将远行的朋友或亲人。
  • :水边的沙洲或小岛。
  • 忠义:古人所推崇的品德,指忠诚与义气。
  • 秦庭:指秦朝的皇宫,因其历史上对忠臣的迫害而成为忠义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作品多涉及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王琪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忠义的思考。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忠义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但诗人却感到失望。


诗歌鉴赏:

《走笔送王琪》以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透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忠义的深刻思考与失落感。开头的“江南二月草青青”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友人离去时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转向了一种对人情冷漠的自省。“谁信而今有忠义”,似乎在感叹当时社会对忠义的漠视与怀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他通过“只知七日哭秦庭”的对比,暗示了人们对忠义的追念与现实的残酷,表现出一种人心的变迁和对理想的失落。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忠义的追求与失落之间的矛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二月草青青: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出生机与活力。
  2. 送子归时已满汀:送别的时刻,水边的草已生长得茂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
  3. 谁信而今有忠义:对忠义的怀疑,表达了对当下人心浮躁的失望。
  4. 只知七日哭秦庭:人们只是追念过往的忠义,却对现实的忠义缺乏关注。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与象征:春天的草木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秦庭则象征着忠义的历史沉痛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忠义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心的变迁和对理想的追念,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柔与美好。
  • 二月:代表新的开始和希望。
  • 草青青: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 秦庭:忠义的象征,历史的回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长江以北
    • B. 长江以南
    • C. 黄河流域
    • D. 西北地区
  2. 诗中提到的“忠义”主要指什么?

    • A. 忠诚与正义
    • B. 财富与权力
    • C. 名声与地位
    • D. 友情与爱情
  3. 诗中“七日哭秦庭”指的是对什么的追念?

    • A. 友情
    • B. 忠义
    • C. 爱情
    • D. 家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赠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涉及送别之情,然王勃的笔调更为豪放,与梅尧臣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大光 寄大光 季高送酒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於岳阳楼上明年十一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积雨喜霁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次韵尹潜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人夫 提手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拟圣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扫榻以待 空头冤家 潦潦草草 人字头的字 包含物的成语 包含熙的成语 傻头傻脑 膏泽脂香 迟疑顾望 东门之役 包含酲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