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0:24
夜深风浪息,月正在南斗。
远水生白烟,疏萤出荒莽。
照蟹屡爇薪,张鱼未发笱。
独能怜野客,游宦意何有。
夜深了,风浪平息,明月正挂在南斗星旁。
远处的水面上升起了白色的烟雾,稀疏的萤火虫在荒草丛中飞舞。
月光照耀着,蟹子时不时地点燃柴火,而鱼尚未入笼。
我独自感到怜惜这个在野外漂泊的客人,游历官场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江,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提倡自然、清新的诗风,重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宿矶上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游宦生活的反思。全诗开头的“夜深风浪息”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令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安详。接着,月光照耀下的水面与飞舞的萤火虫,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梦境般的世界。
“照蟹屡爇薪,张鱼未发笱”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蟹和鱼的描绘不仅是自然的生动写照,也暗含着人们生活的艰辛和忙碌。最后一句“独能怜野客,游宦意何有”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身处官场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以自然之美衬托人之孤独,寓意深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单纯、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浮华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夜深风浪息”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
“游宦意何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张鱼未发笱”暗示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宿矶上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自然景象,前者侧重于夜晚的静谧,后者则表现秋天的宁静和远方的思念。两者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反思,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