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1:54
瓦罂贮溪流,滴作耘田漏。
不为阴晴惑,用识早暮候。
辛勤无侵星,简易在白昼。
同功以为准,一决不可又。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用瓦罐储存溪水,以便在耕作时浇灌田地的情景。水滴从罐中流出,成为耕田的工具。农民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何时耕作。他们在星空下辛勤劳作,白天的时间更是简单明了。所有的努力都应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一旦决定了,就不能再改变。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青溪,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风格清雅,作品多体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农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的基础。诗人通过描绘耕作的场景,反映出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田漏》是一首描写农民耕作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自然条件下的智慧与坚韧。诗的开头,瓦罐贮存溪水,生动展现了农民在耕作中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着,诗人指出农民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这不仅反映了农民的聪明才智,也表现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在诗的后半部分,辛勤的劳动与白昼的简明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农民在明亮的日光下努力工作的场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最后一句“一决不可又”,则传达出农民在耕作中的决断与执着,表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念。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耕作的场景,更深刻地反映了劳动的价值和自然的智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农民在耕作过程中对自然的尊重与智慧,强调了勤劳与经验的重要性,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瓦罂贮溪流”意指什么?
A. 储存水
B. 储存粮
C. 储存工具
诗人认为农民不受什么影响?
A. 经济
B. 天气
C. 政治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
B. 劳动
C. 爱情
梅尧臣的《田漏》与杜甫的《春望》都有描写劳动与自然的意象,但梅尧臣更注重农民的智慧与勤劳,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