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48
游云岩值雨
作者: 高启
深殿幽廊映竹开,
鸟声忽断雨声催。
藓生偏上题诗壁,
花落还临说法台。
林下闻钟诸客散,
涧边汲水一僧来。
晚晴更好看山色,
西阁凭阑独未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静的殿堂和幽暗的走廊,竹子在雨中摇曳,鸟声突然消失,雨声渐渐逼近。苔藓长在了题诗的墙壁上,花瓣飘落时,仍然在佛教讲法的台上。林下听到钟声,众多客人纷纷散去,涧边来了一位打水的僧人。傍晚的晴天更适合欣赏山色,然而我独自倚在西阁的栏杆边,久久没有回头。
高启(字季和,号景山),明代著名诗人,生于江苏。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语言清新自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本诗写于一次游览云岩时的雨天,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与宗教之间的思索。通过对雨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
《游云岩值雨》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诗中雨声的逼近与鸟声的消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又紧张的氛围。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不忘引入佛教元素,通过“说法台”和“僧人”的出现,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晚晴时分,山色更加迷人,但诗人却依然独自一人倚靠在西阁的栏杆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雨景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宁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说法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写的鸟声和雨声的关系是:
诗人最后一行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