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13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俗书只识兰亭面,
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落阳杨风子,
下笔便到乌丝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诗的开头提到一般的书法只知兰亭序的表面,而想要提升自己的书法境界却没有灵丹妙药。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落日的美景与杨凝式书法的魅力,仿佛一提笔就能书写出绝妙的作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行书,受到王羲之的影响。他在书法上追求精湛,注重笔势与结构的结合,以自然流畅的笔法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对书法艺术的深入思考,反映了他对书法境界的追求与对传统书法的敬仰。
黄庭坚在《杨凝式行书》中,将书法艺术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书法的深邃理解。开篇的“俗书只识兰亭面”,直接点明了他所处的书法环境,很多人只停留在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一个高度,未能真正领悟书法的深意。接下来的“欲换凡骨无金丹”,则是对书法提升的渴望,表达了他对技艺精进的无奈和追求。在诗的后半部分,黄庭坚提到“落阳杨风子”,将个人的书法身份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恬淡的艺术境界,仿佛一提笔便能达到书法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灵动与自由。
整首诗不仅是对书法的赞美,更是对书法精神的思索,体现了黄庭坚独到的艺术眼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书法艺术展开,表现了作者对书法技艺的追求与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体现出一种对艺术境界的渴望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哪位书法家的作品?
“金丹”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杨凝式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可进行对比。王羲之的作品注重于书法的典雅与气韵,而黄庭坚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对书法的理解与探索,展现了两位书法家的不同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