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06
窜逐穷荒与死期,
饿唯蒿藿病无医。
怜君更抱重泉恨,
不见崇山谪去时。
我被驱逐到荒凉的地方,面临着死亡的危机,
只剩下饥饿和野草,生病却无药可医。
我怜惜你心中更重的泉水之恨,
却再也见不到崇山峻岭的那段谪居时光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诗,作品多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风既有豪放又有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牧流亡时期,反映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深切感受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隐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无常的思考。
《见宋拾遗题名处,感而成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悲伤。首句“窜逐穷荒与死期”即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动荡相联系,表现出一种身处困境的无助感。接着,诗人用“饿唯蒿藿病无医”描绘了生存的艰辛,饥饿与疾病相伴而生,突显了生存的绝望。
“怜君更抱重泉恨”一句,情感更加浓烈。诗人以“泉”象征内心的惆怅与思念,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望。最后一句“不见崇山谪去时”则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苦痛,也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杜牧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遭遇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牧的诗作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诗中“蒿藿”指的是什么?
“怜君更抱重泉恨”中“泉”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