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4:53
五岁小儿初学涉,绝艺亦知天所赋。
想见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来瓮戏真伟观,傥非目击嗤浪语。
器小犹须百斤重,兵以壮夫端恐仆。
笑谈牛取两足上,电转风旋疾如许。
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
市人骇叹俱失声,我自平生未曾睹。
武阳盛气盖全燕,寄区狡谋踣二虏。
论年固已一倍长,此儿谁肯哙等伍。
虎变鹰扬看异时,经营一饱常细事。
世人禀赋有特异,常理未可求其故。
相秦童子才毁齿,说项郎君方断乳。
拜归怀中笑橘堕,群戏道傍知李苦。
登门已解叙通家,对客颇能嗔字父。
劾鼠狱词老吏服,汗简清规乃翁沮。
卓识有此更惊人,彼以力称吾未与。
行行三十成何事,但耗太仓如雀鼠。
怃然自笔仍自怜,强说功名在迟暮。
人言速成当不久,如我定应千万寿。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4:53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五岁小儿初学涉,绝艺亦知天所赋。
想见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来瓮戏真伟观,傥非目击嗤浪语。
器小犹须百斤重,兵以壮夫端恐仆。
笑谈牛取两足上,电转风旋疾如许。
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
市人骇叹俱失声,我自平生未曾睹。
武阳盛气盖全燕,寄区狡谋踣二虏。
论年固已一倍长,此儿谁肯哙等伍。
虎变鹰扬看异时,经营一饱常细事。
世人禀赋有特异,常理未可求其故。
相秦童子才毁齿,说项郎君方断乳。
拜归怀中笑橘堕,群戏道傍知李苦。
登门已解叙通家,对客颇能嗔字父。
劾鼠狱词老吏服,汗简清规乃翁沮。
卓识有此更惊人,彼以力称吾未与。
行行三十成何事,但耗太仓如雀鼠。
怃然自笔仍自怜,强说功名在迟暮。
人言速成当不久,如我定应千万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五岁的小孩在玩瓮戏(类似于现在的投壶游戏),表现出他惊人的才能和机智。诗人感叹小孩的天赋,认为他能够轻松地做到许多成年人做不到的事情。诗中提到小孩的玩耍使得旁观者感到震惊,甚至难以置信,诗人对这样的天赋表示了敬佩。此外,诗人也反思自己的经历,感慨时光流逝,觉得自己的成就与小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关注人性与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儿童才能的关注,以及对天赋与努力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小孩的才能,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身成就的反思。
李流谦的《观小儿瓮戏》是一首充满童趣和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一个五岁小孩的瓮戏,展示了他非凡的才能和机智,给人以惊叹。小儿的表现不仅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也引发了诗人对自身经历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小孩的行动,反映出世人禀赋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与价值。诗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赤手擒猛虎”、“九牛可倒曳”增强了表现的生动性,使人感受到小孩的无畏和力量。同时,诗人对自身的反思和对天赋的珍视也让人深思,成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这首诗不仅富有趣味,更引发了对能力、努力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小孩的瓮戏,表达了对天赋的敬重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个体的独特性与努力的价值。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小孩玩什么游戏?
诗人对小孩的才能有何感受?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达小孩的勇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对《观小儿瓮戏》的全面解析,包括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主题思想等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