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香山》

时间: 2025-07-26 19:22:43

诗句

常恐尘纷汩寸心,好山时复一登临。

长风将月出沧海,老柏与云藏太阴。

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辽金。

丹崖不用题名姓,俯仰人间又古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22:43

原文展示:

游香山
张养浩

常恐尘纷汩寸心,好山时复一登临。
长风将月出沧海,老柏与云藏太阴。
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辽金。
丹崖不用题名姓,俯仰人间又古今。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担心尘世的纷扰侵扰我的内心,所以时常希望能重登这美好的山。
长风将明月从大海升起,苍老的柏树与云朵隐匿在太阴之下。
千间的宝刹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渺小,残存的碑刻却失去了辽金的辉煌。
这丹色的崖壁上不需要题写我的名字,仰望与俯视之间,人间的历史在我心中交错。

注释:

  • 尘纷:指世间的纷扰与杂事。
  • 寸心:指内心,寸心即为微小的心灵。
  • 长风将月出沧海:比喻长风将明月从大海中升起,描绘自然之美。
  • 老柏:古老的柏树,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 宝刹千间:形容寺庙的宏伟与壮观。
  • 辽金:指辽朝和金朝,历史上强盛的王朝。

典故解析:

  • 宝刹:佛教寺庙的美称,常用来象征宗教的庄严与神圣。
  • 残碑:残存的碑刻,指历史的遗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过去的辉煌。
  • 丹崖:红色的山崖,通常与高耸的山峰和绝美的自然景观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50年-1320年),元代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出身于士族家庭。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游香山》是在张养浩游览香山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尘世烦扰的逃避。香山以其秀丽的山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成为文人游览的胜地。

诗歌鉴赏:

《游香山》是张养浩的一首经典山水诗,诗中呈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思考。开篇“常恐尘纷汩寸心”,点明了作者内心对纷扰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刻。接着,诗人描绘了长风与明月的壮丽景象,展现了香山的自然美。诗中“老柏与云藏太阴”,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暗示了生命的悠久与深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后两句“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辽金”则引入了历史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反思历史的变迁。最后一句“丹崖不用题名姓”,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归属感,仰望与俯视之间,诗人感受到时光的交错,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常恐尘纷汩寸心”:表达内心对世俗纷扰的恐惧与不安。
    • “好山时复一登临”:渴望重游美好的山水,寄托对自然的向往。
    • “长风将月出沧海”:描绘壮丽自然景象,长风与明月的结合充满诗意。
    • “老柏与云藏太阴”:老柏树的存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深邃。
    • “宝刹千间穷土木”:形容寺庙的宏伟与壮丽,反映文化的厚重。
    • “残碑一片失辽金”:历史的沧桑,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丹崖不用题名姓”:表达诗人对名利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归属感。
    • “俯仰人间又古今”:在俯视与仰望中,感受到历史的交错与人间的复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柏与云藏太阴”,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如“长风将月出沧海”,增强了意境的生动性。
    • 象征:宝刹与残碑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香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尘纷:象征世俗的烦扰与纷争。
  • 长风与明月:象征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光辉。
  • 老柏:象征坚韧与时间的流逝。
  • 宝刹与残碑:象征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的变迁。
  • 丹崖:象征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风将月出沧海”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人生的变迁
    • B. 自然的壮丽
    • C. 文化的积淀
  2. “宝刹千间穷土木”中的“土木”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建筑材料
    • C. 历史遗迹
  3.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追求
    • B. 轻视与超脱
    • C. 忧虑与困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游香山》《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登高》更多体现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而《游香山》则更为宁静与淡泊。
  • 《游香山》《江雪》:两首诗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江雪》更显孤独与清冷,而《游香山》则充满了对美好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概论》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画 漫兴十首 其十 漫兴十首 其九 漫兴十首 其八 漫兴十首 其三 漫兴十首 其二 漫兴十首 其一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六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四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书雁帖 黑漆皮灯 妖开头的成语 增资配股 独到之处 重峦迭嶂 太渊 父字头的字 玄字旁的字 生辰八字 学侣 双人旁的字 邋遢 革字旁的字 一臧一否 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