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5:14
宣州留赠
作者:杜牧
红铅湿尽半罗裙,
洞府人间手欲分。
满面风流虽似玉,
四年夫婿恰如云。
当春离恨杯长满,
倚柱关情日渐曛。
为报眼波须稳当,
五陵游宕莫知闻。
红色的铅笔染湿了半边裙子,
在这人间洞府中,想把手分开。
虽然满面风流似玉般美丽,
四年来的丈夫却如浮云般无常。
在春天的离别之恨,酒杯不断地斟满,
倚着柱子,心中的情感渐渐模糊。
为了回应你的眼波,我必须稳重,
五陵的游宕却无人知晓我的心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丽、婉约,擅长描绘人情世态,尤其在爱情与离别方面表现出色。
创作背景: 《宣州留赠》创作于杜牧的旅途中,诗中反映了他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爱人的思念。诗写于春天,正是离别的时节,情感更加浓烈。
《宣州留赠》深刻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离别之时的伤感与思念。开头两句以“红铅湿尽半罗裙”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性因泪水湿润的裙子,瞬间让人感受到深切的离愁。接下来的“洞府人间手欲分”则表现了对爱人的依恋,想要紧握却又不得已分开的无奈。
“满面风流虽似玉,四年夫婿恰如云”一句,传达出美丽的外表与内心的空虚,体现了爱情中的不确定性和无常。对比美丽的容颜与轻如鸿雁的感情,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和对眼波回应的期盼,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情感。
整首诗用词讲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份浓厚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反映了爱情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红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染料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四年夫婿恰如云”中“云”用来比喻什么?
A. 美丽
B. 不稳定
C. 坚定
D.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宣州留赠》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在主题上均涉及爱情与离别,但杜牧的风格更为婉约细腻,而白居易则更加宏大叙事。两者均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