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7:27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
杜牧 〔唐代〕
玉函怪牒锁灵篆,
紫洞香风吹碧桃。
老翁四目牙爪利,
掷火万里精神高。
霭霭祥云随步武,
累累秋冢叹蓬蒿。
三山朝去应非久,
姹女当窗绣羽袍。
赠送给李处士的长句四韵
玉函中藏着奇异的信件,灵气的篆刻深锁在其中;
紫色的洞府里,香风徐来,吹拂着碧绿的桃花。
那位老翁四只眼目炯炯有神,利爪如刀;
他投掷如火焰般的热情,精神却高昂万里。
云雾缭绕,随他步伐轻盈,
累累的秋冢让人叹息,满是蓬蒿。
三山在朝夕之间去往,恐怕不会太久;
窗前的姹女(嫦娥)正在绣制羽衣袍。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清丽婉约和意境深远著称,作品涵盖了五言律诗、七言绝句等多种形式。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李处士的赠诗,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感慨。
杜牧的《赠李处士长句四韵》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李处士之间的情谊,也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篇开头以“玉函怪牒锁灵篆”引入,展示了隐士的神秘与智慧,暗示着李处士的与众不同。接着,诗人描绘了紫洞的香风吹拂着碧桃,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在描绘老翁时,诗人以“老翁四目牙爪利”形象地表现出他睿智且有力量的形象,同时“掷火万里精神高”则展示了老翁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霭霭祥云随步武,累累秋冢叹蓬蒿”,则通过云雾与秋冢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姹女当窗绣羽袍”点题,通过嫦娥的形象,象征着美丽与理想,也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在描写隐士生活的同时,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沉。
玉函怪牒锁灵篆:奇特的书信被锁在玉函中,暗示着秘密和灵异的内容。
紫洞香风吹碧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环境,紫洞中的香风带动了碧桃的花瓣,生动而灵动。
老翁四目牙爪利:老翁的四只眼睛表示其智慧,牙爪利则暗示他非凡的能力或威严。
掷火万里精神高:老翁如火般的热情投掷在远方,表现出其高昂的精神状态。
霭霭祥云随步武:云雾缭绕,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累累秋冢叹蓬蒿:秋天的坟墓让人感到惋惜与叹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三山朝去应非久:暗示三山的隐士生活是短暂的,无法长久。
姹女当窗绣羽袍:嫦娥在窗前绣制羽衣,象征着美好与理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玉函怪牒锁灵篆”中的“怪牒”指:
A. 奇异的书信
B. 普通信件
C. 古老的文物
D. 诗歌作品
“老翁四目牙爪利”中的“四目”意指:
A. 有四只眼睛
B. 智慧与敏锐
C. 具有神秘色彩
D. 年老体弱
诗中提到的“姹女”指的是:
A. 仙女
B. 嫦娥
C. 人间女子
D. 天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