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3:31
游下岩崇封院
残麦从渠官夺之,
山僧何用怨长饥。
人间六月红尘里,
无此玉龙千丈飞。
在这片残麦被官府夺走的田地上,
山中僧人又何必怨恨饥饿的苦楚。
在尘世的六月间,
没有这玉龙般的千丈高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山僧”与“长饥”反映了佛教徒在世俗生活中的苦楚,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
作者介绍:
程公许,字士知,号隐庵,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反映了其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隐居山中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思考及对世俗繁华的不屑,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游下岩崇封院》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对比,展现了他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首句“残麦从渠官夺之”直接揭示了社会现实,官府的剥夺让农民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接着“山僧何用怨长饥”,诗人以山中僧人的身份,表达出对饥饿的无奈与淡然,似乎在告诉我们,物质的匮乏并不能动摇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人间六月红尘里,无此玉龙千丈飞”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世俗的繁华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冲突,诗人在此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虽然身处红尘,但心中有着高飞的志向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批判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山僧”意指:
“玉龙千丈飞”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程公许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程公许更关注于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与内心的超脱,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自然与田园的热爱,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