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3:41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
作者: 谢朓 〔南北朝〕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我徘徊在京城,心中怀念着那里,脚步迟缓地走在这曾经的地方。
高高的台阶近在眼前,远望去风云变化多端。
荆州和吴地被山峦阻隔,江海之中波涛汹涌。
归飞的鸟儿没有翅膀,离别的痛苦又有何不同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荆吴”是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地理区域,常用来代表南方的各个地方,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谢朓(464年-499年),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才华横溢,善于作诗,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表现出个人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经历了政治的动乱与个人的漂泊,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通过描绘诗人徘徊思念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诗的开头两句“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通过徘徊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故乡的留恋,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通过高台的描写,象征着诗人渴望的高远与现实中风云变幻的复杂局势,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进一步加深了地理的隔阂与心理的距离,山川阻隔,江海浩渺,反映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遥远和难以逾越的障碍。最后一句“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以飞鸟失去翅膀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诗人在此刻不仅失去了归属感,也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归属感的追求,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复杂的情感层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诗词测试:
“徘徊恋京邑”中的“徘徊”是什么意思?
a) 走动
b) 停留不前
c) 怀念
诗中提到的“荆吴”指的是哪些地方?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方地区
“归飞无羽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由
b) 失落与无奈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谢朓的《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达了对远方的眺望与思考,但谢朓的诗更强调情感的内心挣扎,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