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17
风入松
作者: 韩玉 〔宋代〕
柳阴亭院杏梢长。
依约巫阳。
凤箫已远秦楼在,
水沈烟暖余香。
临镜舞鸾窥沼,
倚筝飞雁辞行。
醉边人去自凄凉,
泪眼愁肠。
断云残雨当年事,
到而今好处难忘。
两袖晓风花陌,
一帘夜雨兰堂。
在柳树的阴影下,亭子和杏树的枝条长得很茂盛。
依稀听见巫阳的曲调。
凤箫的音色已经远去,秦楼依旧在,
水面上烟雾缭绕,温暖的气息中还有余香。
我在镜前舞动着鸾鸟,窥探着池沼,
靠着筝声,飞雁辞别远行。
酒醉的人离去,心中满是凄凉,
泪眼模糊,愁肠百结。
断断续续的云,残留的雨,都是往年的事,
直到如今,曾经的美好依然难以忘怀。
两袖清风走在花丛中,
一帘夜雨轻轻打在兰堂上。
韩玉,字少华,号白华,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事的深刻感悟。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甚广。
《风入松》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风入松》是一首抒情的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丰富的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柳阴亭院杏梢长”开头便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柳树的阴影和杏枝的长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恬淡的氛围。这种宁静与后文的离愁别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提到“凤箫已远秦楼在”,通过音乐的消逝象征着往昔的逝去,秦楼代表了美好的回忆。随着“水沈烟暖余香”的描写,诗人将美好的感觉与自然的气息融为一体,唤起读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思念。
随后,“醉边人去自凄凉,泪眼愁肠”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悲伤。诗人通过“断云残雨”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仿佛那些过去的时光仍在心头萦绕,难以忘怀。
结尾的“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雨兰堂”则将自然意象与情感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音乐意象和情感流露,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悲伤,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凤箫”指的是哪种乐器?
A. 琵琶
B. 笛子
C. 箫
“两袖晓风花陌”中的“晓风”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凄凉
B. 宁静
C. 激昂
诗中用“泪眼愁肠”来表达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