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4:33
鹤上敝下毛偏宜鹤发翁,戏挼杖与儿同。
梅梢弄影半窗玉,柳径吹绵三月几。
拥户且眠窗未晚,泛舟何向水如空。
阳春便逐新诗到,不待葭灰落嶰筒。
老翁的白发如同鹤毛,悠然自得地和孩子们玩耍。
梅树的影子在窗边轻轻摇曳,柳树的小径上春风拂起细雨。
关上门窗,懒洋洋地睡到天色未晚,泛舟何必向水面空荡荡。
春天来了,新的诗歌也随之而来,不必等到芦苇灰落入筒中。
作者介绍: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常反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仲并晚年,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宁静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的“鹤上敝下毛偏宜鹤发翁”,通过鹤的意象,既体现了老者的悠闲,又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诗中对梅花、柳树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拥户且眠窗未晚”,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享受宁静时光。最后两句“阳春便逐新诗到,不待葭灰落嶰筒”,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引向哲理,春天总会带来新的希望与灵感,诗歌的创作与生活息息相关。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温暖柔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柔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欢迎与对安静生活的珍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鹤发翁”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A. 青年
B. 中年
C. 老年
答案:C
诗中描述的春天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命的轮回
B. 生命的结束
C. 暴风雨的来临
答案:A
“拥户且眠窗未晚”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忧虑
答案:B
孟浩然与仲并的春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