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时间: 2025-04-30 06:37:23

诗句

小楼巀嶭乱山横,独倚朱栏度晚晴。

忽听如簧语音好,祗缘高处最宜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37:23

原文展示:

小楼巀嶭乱山横,独倚朱栏度晚晴。
忽听如簧语音好,祗缘高处最宜莺。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小楼上,面对着错落的山峦,
我独自倚靠在红色栏杆上,享受这傍晚的晴朗。
忽然听见如同琴弦一般动听的歌声,
这大概是因为在高处,最适合黄莺鸣唱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巀嶭:形容山势高峻险峭。
  • 朱栏:红色的栏杆,常用来装饰楼阁。
  • :度过,度过时间。
  • 如簧:比喻声音如同琴弦般清脆。
  • 祗缘:只因,表示因果关系。
  • :适合。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典故,但“黄莺”作为常见的自然意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详,但其作品以清丽脱俗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被官职所困,心向自由之时,表达了他对山水田园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高楼和山峦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晚景,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宁静和愉悦。朱栏的细致描写,突显出诗人所在的环境的优雅与精致。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听到黄莺的歌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感动。黄莺的歌声如同琴弦般清脆,给人以强烈的听觉享受,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音乐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的“高处”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用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雅的情怀,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楼巀嶭乱山横:描绘一座高耸的小楼,背景是纵横交错的山峦,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
  2. 独倚朱栏度晚晴:诗人独自倚靠在红色栏杆上,享受着晚上的晴朗天气,显示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3. 忽听如簧语音好:突然听到如同琴弦般悦耳的声音,暗示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4. 祗缘高处最宜莺:这声音的来源是高处的黄莺,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声音比作琴弦,增强了音乐感与美感。
  • 对仗:小楼与乱山,朱栏与晚晴,形成了和谐的对称关系,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反映了他心中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楼:象征诗人的栖息地,代表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
  • 乱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无序,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
  • 朱栏:代表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讲究美。
  • 黄莺: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代表自由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楼”主要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栖息地
    B. 诗人的官职
    C. 诗人的孤独
    D. 诗人的理想

  2. “如簧语音好”中“如簧”指的是什么? A. 动听的声音
    B. 低沉的声音
    C. 嘈杂的声音
    D. 远方的声音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官职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人际关系的烦恼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仲并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比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偏向于表现孤独与清幽,而仲并则展现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生活的愉悦。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二位诗人的情感和风格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仲并诗集》

相关查询

买菊 看尽常州图迎新太守 从提举黄元章登齐山寺,後上清岩翠微亭。望 春日六绝句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 过查濑 将近许市望见虎丘 舟过柴步寺 送永州唐德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海外扶余 龙去鼎湖 率躁 克字旁的字 古别离 琼尺 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议论纷纭 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来来去去 青字旁的字 尾房 剑气箫心 计功补过 包含翘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