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5:03
家在东湖湖上头。
别来风月为谁留。
落霞孤鹜齐飞处,
南浦西山相对愁。
真了了,好休休。
莫教辜负菊花秋。
浮云富贵何须羡,
画饼声名肯浪求。
我的家在东湖的湖上,
离开后,风月都为谁留恋?
在那落霞与孤雁齐飞的地方,
南岸的水与西边的山让我愁苦。
真是明了,还是要休息吧。
不要让菊花的秋天辜负了。
浮云般的富贵何必羡慕,
画饼般的名声又能求得什么?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鹧鸪天》创作于诗人对自然的感慨与人生哲理的思索中,反映了他在游历东湖时的心境。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思念、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物质名利的淡然态度。
这首《鹧鸪天》以东湖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家在东湖湖上头”,简单而明了地揭示了诗人的归属。接着“别来风月为谁留”,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落霞孤鹜齐飞处”展现了极具画面感的自然景象,孤雁与落霞的意象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氛围。
后半部分“真了了,好休休”则显示出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主张放下对繁华的追求,珍惜眼前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最后两句“浮云富贵何须羡,画饼声名肯浪求”更是道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富足与对名利的无所谓,这种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洒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对东湖美景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强调了对生活的超然态度,鼓励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人对哪个湖泊情有独钟?
A. 西湖
B. 东湖
C. 南湖
D. 北湖
“浮云富贵何须羡”中的“浮云”比喻了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短暂的富贵
C. 人生哲理
D. 生活的安宁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秋天的美好
C. 夏天的繁荣
D. 冬天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