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1:33
水龙吟·一九四六年冬,珞珈风雪,纡情难遣,寄调水龙吟
天风夜度龙沙,飞来万里彤云冷。
琼蕤飘散,羽衣轻坠,籁虚林静。
体物成形,凌空作态,纷纷成阵。
正湖山清绝,客怀悽悄,凭栏意,知谁省。
遥想千家野哭,正都门酒温歌竞。
塞雁惊烽,哀鸿遍地,月寒风噤。
剑外心期,吟边怀抱,怕催青鬓。
步溪桥天心何处,问梅花讯。
在寒冷的夜风中,龙沙山的风景被万里飘来的冷云笼罩。
琼花轻轻飘落,羽衣轻轻飘荡,树木在静谧的空气中发出微微的声响。
万物各自成形,在空中展现着不同的姿态,形成了一片片的阵列。
此时湖山景色清晰绝美,身为客人的我心情忧伤,倚栏而望,不知谁能明白我的心意。
遥想起千家万户的哭声,正如都城中温暖的酒歌声此起彼伏。
北方的雁群因烽火而惊飞,哀鸿遍野,月光寒冷,风声沉寂。
在外地的我心中期盼着,吟唱间心中怀抱着,怕是催白了鬓发。
步行在溪边的桥上,心中思念何处,去问梅花的消息。
作者介绍:萧萐父(1893-1972),原名萧慕雅,字子华,号萐父,湖南人。萧萐父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翻译家。他的诗歌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以情感真挚和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1946年冬,正值抗战胜利后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重建的挑战。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水龙吟·一九四六年冬》是一首深情而又忧愁的词作。全诗通过描绘冬季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几句,诗人以“天风夜度龙沙”引入,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给人一种孤寂而寒冷的感觉。随后的描写中,琼花飘散、羽衣轻坠,营造出一种轻盈与静谧的氛围。
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心情与社会的现状,借“客怀悽悄,凭栏意”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敏感。特别是“遥想千家野哭”,透出对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深切关注。
整首词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世的沉重思考,展现了诗人在苦难与希望之间的挣扎。最终,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提问,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内心的情感交融,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心路历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象?
A. 客怀悽悄
B. 天风夜度龙沙
C. 遥想千家野哭
D. 剑外心期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失败
B. 忧伤
C. 希望
D. 绝望
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什么历史时期?
A. 抗战胜利后
B. 新中国成立前
C. 文革时期
D. 清朝末年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