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3:25
九日应愁思,经时冒险艰。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
在重阳节这天,我心中满是忧愁,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冒险。虽然无法入眠,我依然怀着汉朝的节日精神,想要走出巴山,然而却不知该走哪条路。在小驿站,香醪酒刚酿好,重重的山岩上,细细的菊花开得斑斓。我远远地看见你骑着马,回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白云缭绕的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困顿,作品风格沉郁悲壮,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百姓苦难。重阳节本是团聚的日子,诗人身处异乡,思乡情切,故而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九日奉寄严大夫》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杜甫在这个传统节日中的忧愁与思念。诗中开头的“应愁思”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心情,伴随着“经时冒险艰”的叙述,反映了他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尽管身处异乡,诗人却一直保持着对汉朝文化的尊重与热爱,象征着他对传统的坚守。
“何路出巴山”一问,更是流露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诗人面临的现实困境让他无从选择出路。接下来“香醪嫩”与“细菊斑”的描绘,既呈现出自然的美好,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则勾勒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尽管身在远方,心中仍挂念着朋友的安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的思乡情怀和对朋友的思念,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测试: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何路出巴山”的意思是?
诗人提到的“香醪”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重阳节,但杜甫的作品更显忧伤与思念,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情与壮志。杜甫关注的是个人的生活与情感,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对自由和壮丽景色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