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24
《水龙吟》
作者:袁克文 〔清代〕
更谁从说风情,眼中人物都非旧。南天梦杳,西楼燕去,前欢已负。此际何堪?等闲过了,少年时候。万千愁似水,萦回不断,又轻被风吹皱。忍向杜鹃啼处,念伊人可曾消瘦?酒痕掩泪,歌声缄怨,几番吹逗。还说相思,莫教重误,隔江红豆。便匆匆白发,催人直怎,撇双鸾袖。
更有谁来讲述这风情,眼中所见的人物早已不是以前的模样。南天的梦已渺茫,西楼的燕子也飞走了,曾经的欢愉都已成为负担。此时此刻,真是无奈,时光轻易地过去,少年时光已经逝去。无尽的愁苦如水般流淌,缠绕不休,轻轻被风吹皱。忍不住向杜鹃啼叫的地方,思念那位爱人是否已消瘦?酒渍掩盖了泪水,歌声中隐藏着怨愁,几度被风吹拂。还在谈论相思,莫再让彼此误会,隔着江水的红豆。可这匆匆白发,催人如何面对,放下那双鸾袖。
袁克文(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为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绘思乡、离别等主题。他的诗词常蕴含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情感深沉,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水龙吟》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人生风雨后对青春与爱情的珍视。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了忧伤与思念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更谁从说风情”引出,作者似乎在质问,曾经的风情如今何在,这种对比生动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感伤。
接着,诗人用“南天梦杳,西楼燕去”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凄凉与孤寂,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机,而它的离去则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结束。“万千愁似水,萦回不断”,将愁苦比作水,流淌不息,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惆怅。
诗中“忍向杜鹃啼处,念伊人可曾消瘦?”表现出深切的思念之情,杜鹃啼鸣更是增添了几分悲凉。接下来的“酒痕掩泪,歌声缄怨”,则将悲伤与怀念编织成一幅情感的画卷。最后的“隔江红豆”不仅是相思的象征,更是对重逢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一个人在经历岁月变迁后对青春、爱情的思考与感慨,直击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爱情无法重来的深切感慨。诗人在时光流转中,感受到的愁苦与思念,展现了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水龙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袁克文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南天梦杳”意指什么?
A. 梦想美好
B. 梦已渺茫
C. 梦想实现
D. 梦中人
“隔江红豆”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离别
D.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