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竺山二十咏》

时间: 2025-05-04 11:00:47

诗句

嗒然蒙一衲,趺坐不知年。

处处神通现,何须海岸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0:47

原文展示:

嗒然蒙一衲,趺坐不知年。
处处神通现,何须海岸边。

白话文翻译:

这位和尚静静地坐着,似乎已无所顾忌,连年岁也不再计较。无论身在何处,神通自在显现,何必在海岸旁寻求超脱。

注释:

  • 嗒然:形容安静的样子,像是沉浸在某种境界中。
  • 蒙一衲:指披上僧衣,暗示这是一个和尚。
  • 趺坐:盘腿坐,通常是打坐的姿势。
  • 神通:指超凡的能力或境界,常与修行、佛教相关。
  • 海岸边:象征寻求解脱的地方,意指外在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南溪,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我修养的追求,风格上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创作背景:

《石竺山二十咏》是刘克庄在石竺山游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中通过和尚的形象,传达了追求内心安宁与智慧的主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给人以深思。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和尚的形象,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觉悟。和尚不在乎时间的流逝,专注于当下的宁静,这种境界是许多人所向往的。诗中提到的“神通”不仅指超自然的力量,更暗含着精神上的自由和智慧的显现。与其在外寻求解脱,不如在心中找到真正的安宁。整首诗在意象上简练而深刻,展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也反映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嗒然蒙一衲:和尚静坐,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气质,似乎与世无争。
  2. 趺坐不知年:一坐就是多年,强调时间在他面前的无关紧要,体现出对时间的超越。
  3. 处处神通现:无论在哪里,内心的觉悟和智慧都能显现出来。
  4. 何须海岸边:不必在特定的地点寻求解脱,真正的自由与智慧在于内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和尚的状态比喻为一种超脱,暗示内心的宁静。
  • 拟人:神通被描绘为能在任何地方显现,赋予了其生命力。
  • 对仗:前后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寻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强调内修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和尚的形象,传达了超越物质与世俗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和尚:象征着修行与智慧,代表着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
  • 神通:代表觉悟与精神的自由,体现了内心的力量。
  • 海岸:象征着外在世界的诱惑与追求,反映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和尚的状态是什么?

    • A. 忙碌
    • B. 宁静
    • C. 愤怒
    • D. 悲伤
  2. 诗中提到的“神通”主要指什么?

    • A. 超自然能力
    • B. 物质的富足
    • C. 时间的流逝
    • D. 外在的追求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享受生活
    • C. 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D. 对自然的描述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强调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奈,而刘克庄的这首诗则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超脱,体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年谱》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己亥明禋恩封邺侯感愧有作二首 其一 刘忠武 又赋双莲 夏旱三首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给於诗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 宫词一百首 秋夕有感二首 文忠烈 薛道祖鹁鸪帖赞 苏文忠萝汉偈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青龙金匮 皮字旁的字 事物 甪里先生 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宛转悠扬 山吏部 怜贫恤苦 旡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黄皮刮廲 豺漆 冰寒雪冷 而字旁的字 笺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