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常山道中二首》

时间: 2025-05-07 06:20:26

诗句

发轫茅檐雨,营炊野店烟。

春晴不难解,客恨自多牵。

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26

原文展示:

常山道中二首 赵蕃 〔宋代〕

发轫茅檐雨,营炊野店烟。 春晴不难解,客恨自多牵。 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从茅檐下出发时,雨点纷纷落下;在野店中生火做饭,炊烟袅袅升起。 春日的晴朗不难理解,但旅人的愁恨却总是牵绊心头。 麦田波浪般起伏,仿佛在涌动;梅花飘落,如同仙子般轻盈飞去。 画中确实有佳句,诗里也能找到心灵的宁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发轫:出发。
  • 茅檐:茅草覆盖的屋檐,指简陋的住所。
  • 营炊:生火做饭。
  • 野店:路边的简陋小店。
  • 麦浪:麦田中随风起伏的麦穗。
  • 梅飞:梅花飘落。
  • 安禅:指心灵的宁静。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作于他旅途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愁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旅行途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旅途的感受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两句通过对雨和炊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旅途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对麦浪和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最后两句则通过画和诗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发轫茅檐雨:诗人从简陋的住所出发,外面下着雨,营造出一种旅途的开始和不确定感。
  2. 营炊野店烟:在路边的简陋小店生火做饭,炊烟袅袅,增添了旅途的艰辛和生活的气息。
  3. 春晴不难解:春日的晴朗是容易理解的,但诗人的愁恨却难以排解。
  4. 客恨自多牵:旅人的愁恨总是牵绊心头,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复杂情感。
  5. 麦浪摇成涌:麦田波浪般起伏,仿佛在涌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6. 梅飞去若仙:梅花飘落,如同仙子般轻盈飞去,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超脱。
  7. 画中端有句:画中确实有佳句,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欣赏。
  8. 诗里亦安禅:诗里也能找到心灵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麦浪摇成涌”和“梅飞去若仙”,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和美感。
  • 对仗:如“发轫茅檐雨,营炊野店烟”,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旅途愁思的感慨,以及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茅檐雨、野店烟、麦浪、梅飞。
  • 详细解释:茅檐雨和野店烟营造了旅途的氛围,麦浪和梅飞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发轫茅檐雨”中的“发轫”是什么意思? A. 出发 B. 停止 C. 休息
  2. 诗中“梅飞去若仙”中的“梅飞”指的是什么? A. 梅花飘落 B. 梅花盛开 C. 梅花凋谢
  3. 诗中“诗里亦安禅”中的“安禅”是什么意思? A. 安静的禅房 B. 心灵的宁静 C. 禅宗的修行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过洞庭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主题。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甲午九月留浮梁与郑瑞卿吴可翁方玉父方可大 虎溪三笑图 秦楼月/忆秦娥 金陵岁晚 大雪过花子峰下有怀仲退南翁兼简志上人 南乡子(乌衣园) 东轩白芍药盛开 船尾夜坐 秦楼月 伐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感情用事 竹字头的字 夹道欢呼 诈佞 纵虎出匣 風字旁的字 刻骨镂心 氏字旁的字 头到 累气 八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赶市 红绳系足 穷北 包含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肓的词语有哪些 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