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10
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
作者: 郭璞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杂县的鲁门所在,春风暖意却预示着灾难的到来。
巨浪翻滚,海底也被吞没,高浪冲击着蓬莱仙境。
神仙们驾云而出,眼前只见金银的宫殿。
陵阳的溪水如丹,容成手持玉杯轻挥。
嫦娥在唱着优美的乐曲,洪崖则点头称颐。
升腾和降落随着长长的烟雾,飘荡在九天之上。
奇异的年龄超越了五龙,千岁的人却仍然像婴儿。
燕昭没有灵气,汉武帝也非真正的仙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郭璞(约276年-324年),字景纯,号子华,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道士,其诗作多表现道教思想,作品中常有对神仙境界的描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晋代,受当时道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对仙人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反映出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
郭璞的《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吸引着读者。整首诗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开篇便以“风暖将为灾”寓意深刻,表面上看似春暖花开,实则暗藏危机,反映出世事的无常与人心的复杂。
接下来的“吞舟涌海底”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的狂暴,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而“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理想的仙境,金银台的华丽与现实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姮娥扬妙音”与“洪崖颔其颐”中,嫦娥的美妙歌声似乎引领着人们走向更高的境界,而“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那种轻灵飘逸的感觉。最后,诗人在“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中指出时间的相对性,伟大的人物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束缚,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与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错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超然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反思。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意象鲜活,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理想的仙境与现实的冲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理想的执念,表现了诗人对超越现实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郭璞生活在什么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魏晋
诗中“吞舟涌海底”用来形容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自然的力量
C. 人的情感
姮娥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战争
B. 美丽与神秘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