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

时间: 2025-04-26 04:53:10

诗句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10

原文展示:

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
作者: 郭璞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白话文翻译:

杂县的鲁门所在,春风暖意却预示着灾难的到来。
巨浪翻滚,海底也被吞没,高浪冲击着蓬莱仙境。
神仙们驾云而出,眼前只见金银的宫殿。
陵阳的溪水如丹,容成手持玉杯轻挥。
嫦娥在唱着优美的乐曲,洪崖则点头称颐。
升腾和降落随着长长的烟雾,飘荡在九天之上。
奇异的年龄超越了五龙,千岁的人却仍然像婴儿。
燕昭没有灵气,汉武帝也非真正的仙才。


注释:

字词注释:

  • 杂县:指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泛称。
  • 鲁门:鲁地的门,象征着某种境界或入口。
  • 吞舟:形容波涛汹涌,能吞没船只。
  • 蓬莱:道教传说中的仙境。
  • 姮娥:月亮上的仙女,象征着美丽和神秘。
  • 洪崖:指高峻的悬崖,可能暗指某种高远境界。

典故解析:

  • 金银台:象征着仙人居住的地方,富丽堂皇。
  • 嫦娥:古代神话中月亮的女神,常与长生不老、仙人有关。
  • 汉武:指汉武帝,历史上著名的帝王,虽然伟大,但在诗中被贬低为非仙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璞(约276年-324年),字景纯,号子华,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道士,其诗作多表现道教思想,作品中常有对神仙境界的描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晋代,受当时道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对仙人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反映出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郭璞的《游仙诗十九首 其六》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吸引着读者。整首诗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开篇便以“风暖将为灾”寓意深刻,表面上看似春暖花开,实则暗藏危机,反映出世事的无常与人心的复杂。

接下来的“吞舟涌海底”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的狂暴,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而“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理想的仙境,金银台的华丽与现实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姮娥扬妙音”与“洪崖颔其颐”中,嫦娥的美妙歌声似乎引领着人们走向更高的境界,而“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那种轻灵飘逸的感觉。最后,诗人在“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中指出时间的相对性,伟大的人物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束缚,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与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错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超然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反思。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意象鲜活,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杂县寓鲁门:描绘了一个地理位置,暗示着诗人对环境的关注。
  2. 风暖将为灾:春天的温暖气息中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3. 吞舟涌海底:自然的力量巨大,能吞没一切。
  4. 高浪驾蓬莱:理想的仙境被现实的波涛冲击。
  5. 神仙排云出:神仙从云中出现,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6. 但见金银台:理想的世界充满了财富和美好。
  7. 陵阳挹丹溜:描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8. 容成挥玉杯:仙人的饮酒作乐,轻松自在。
  9. 姮娥扬妙音:嫦娥的歌声让人心醉神迷。
  10. 洪崖颔其颐:自然的壮丽使人心悦。
  11. 升降随长烟:描述了烟雾缭绕的变化。
  12. 飘飖戏九垓:高空中自由自在的状态。
  13. 奇龄迈五龙:长生不老的神话。
  14. 千岁方婴孩:强调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15. 燕昭无灵气:历史人物的伟大并不等于真正的神秘。
  16. 汉武非仙才:汉武帝虽伟大,但并非神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吞舟”形容海浪的力量,增强了画面的冲击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理想的仙境与现实的冲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理想的执念,表现了诗人对超越现实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鲁门:象征着一种境界。
  • 蓬莱:理想中的仙境,代表着美好与超脱。
  • 姮娥:象征着美与神秘。
  • 洪崖:代表了高远的理想与壮丽的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郭璞生活在什么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魏晋

  2. 诗中“吞舟涌海底”用来形容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自然的力量
    C. 人的情感

  3. 姮娥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战争
    B. 美丽与神秘
    C. 财富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郭璞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仙境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豪放,而郭璞则更关注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更深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魏晋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访隐居孙明复山斋二首 访隐居孙明复山斋二首 读兰皋先生集 满江红 夏日遣怀 祝英台近 西湖暮归 江城子 春暮独坐 踏莎行 枯荷 鹧鸪天 雨过临安 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 南柯子 闺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焦唇干肺 包含敢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久竹 肉字旁的字 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火焱 工字旁的字 自作孽,不可活 榆枋 简阔 门字框的字 亅字旁的字 雨泣云愁 祭天金人 新沐弹冠 彰善瘅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