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黄几叔墨梅二绝》

时间: 2025-04-27 02:55:02

诗句

月暗云迷竹外枝,寒香未动便能奇。

面如坡老南归后,骨似温公独乐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5:02

原文展示:

月暗云迷竹外枝,寒香未动便能奇。
面如坡老南归后,骨似温公独乐时。

白话文翻译:

月光昏暗,云层迷蒙,竹子外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寒冷的香气尚未散去,已经令人感到惊奇。她的面容如同坡老(即坡仙,指诗人陶渊明)南归后那样温和,身躯如同温公(即温庭筠)乐天知命的样子,独自享受着时光的悠闲。

注释:

字词注释

  • 月暗:月光昏暗,指夜间光线不足。
  • 云迷:云层遮蔽,形容天色阴沉。
  • 寒香:指寒冷的花香,特指梅花的香气。
  • 坡老:即陶渊明,字渊明,号靖节,东晋著名诗人。
  • 温公:指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以词闻名。

典故解析

  • 坡老南归:陶渊明隐居后南归,指其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 温公独乐:温庭筠在晚年享乐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90-1155),字自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时,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寒香与其独特的美,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暗云迷”开篇,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幽静的夜晚,月光被云层遮住,环境显得愈发寂静。诗人通过“寒香未动”引出梅花的香气,暗示梅花虽在寒冷中依然傲然开放,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的“面如坡老南归后”则以陶渊明的形象作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骨似温公独乐时”,通过温庭筠的形象,表现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理解。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情感,展现了宋代士人对自然、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暗云迷竹外枝:夜色昏暗,云层遮挡了月光,竹子外的枝条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2. 寒香未动便能奇:寒冷的香气尚未飘散,已经能引起人的惊奇,暗示梅花的独特魅力。
  3. 面如坡老南归后:比喻的使用,形容女子的容貌温和如同陶渊明归隐后的那份淡然与从容。
  4. 骨似温公独乐时:通过温庭筠的形象,表达了对享受生活、放松心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人用“面如坡老”形容女子的容貌,借用陶渊明的形象传递一种淡泊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为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坚韧精神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月光与云:象征自然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 竹子:常与品德高洁、坚韧不拔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香未动”的意思是什么?
    A. 香气已经散去
    B. 香气尚未散去
    C. 香气很浓

  2. “面如坡老”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温庭筠
    C. 洪咨夔

  3. 诗人所描绘的意象主要以什么为主?
    A. 风景
    B. 梅花
    C. 人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寒梅》 - 赵嘏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侧重于抒发对梅花的赞美与寓意,而洪咨夔则通过梅花表达个人情感,更加内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人远游 奉呈虞侍讲三首 其三 奉呈虞侍讲三首 其二 奉呈虞侍讲三首 其一 送道者归闽省亲 题张真人觐回行卷后 寄简吴宗师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于谯作诗 黎阳作诗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毛骨竦然 采字旁的字 不知起倒 聚散浮生 杀人如艺 夕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距户 落荒而逃 音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足字旁的字 遗施 脱涩 丝结尾的成语 乡壁虚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